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113篇
世界政治   1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7篇
法律   786篇
中国共产党   1075篇
中国政治   1321篇
政治理论   377篇
综合类   63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正编辑手记:朱旦华(1911—2010)是毛泽民的爱人,毛远新的母亲,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革命女性。本文节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的《毛泽民夫人朱旦华访谈录》一书。作者马社香自2000年初夏以来,追踪采访朱旦华达11年之久,以口述整理的形式编撰成书。该书以崭新的视角,细腻的笔触,真实追寻朱旦华亲历的中华民族觉醒的关键百年诸多历史节点,深度思辨中国共产党"之"字形奋斗的底蕴,深刻阐发毛泽东等革命先辈前仆后继、不断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本刊"精华选读"栏目将陆续选载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2.
163.
164.
浅谈警察执法权威的缺失与重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警察执法权威是警察基于其职权获得的面对执法对象时心理和气势上的优势,是执法行为内在的精神力量,表现为执法相对人对警察的尊重和对警察执法行为的敬畏。作为法律的执行者,警察的执法权威来源于法律赋予警察的权力,是带有法律属性的权威,对警察执法权威的尊重和  相似文献   
16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报告还强调:"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  相似文献   
166.
工会干部的素质如何与工会工作的质量密切相关。在建设工会干部队伍的过程中,专业化是基础,职业化是途径,社会化是最终目标,要坚持三者的协调统一,建构“三位一体模式”。  相似文献   
167.
中国话语能力是中国话语在其生产和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体包括中国话语的原创生产能力、引领实践能力、反思批判能力以及理念贡献能力。中国话语能力不是预成的,也不是既成的,而是在其生产和实践过程中逐渐生成的,它生成于话语思想的科学性、话语立场的人民性、话语追求的时代性和话语目标的多向性。中国话语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它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助于打破西方话语霸权,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68.
作为“第二小提琴手”,恩格斯在晚年积极指导和参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发扬了马克思主义斗争精神。他坚决反对错误倾向、纯洁党的组织,严格划清思想界限、捍卫马克思主义,重视党的纲领的制定、明确党的斗争方向,倡导党内纪律和批评、积极反对官僚主义,主张广泛地接触群众、壮大党的革命队伍,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不断向前发展。恩格斯晚年展现的马克思主义的斗争精神不能随着时代变化而减弱。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必须坚定斗争意志,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斗争精神,把马克思主义的斗争精神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增强斗争本领,赢得更大荣光。  相似文献   
169.
"经典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苑华 《理论探讨》2008,3(1):39-42
"经典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进程中仍然遭遇多种困境.为此,我国理论界曾经提出三种主张:一是"回到马克思",努力掌握马克思的原生态思想;二是"回到实践",在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实践"理论的前提下,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真思想;三是"重建",恢复原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本真思想.我们认为,这三种主张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在本质上都是为了正确地理解马克思,而不是针对如何创新"马克思".而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所面临的紧迫问题是理论创新.因而,我们强调"信仰意识"、"问题意识"、"原创意识"和"当代意识",要在不断进步的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70.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一个国家、民族进步与发展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品格.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创新是全方位的,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旨在构建中国21世纪发展的新思路.要树立起全民族的创新意识,营造适宜创新的环境.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