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政治   13篇
综合类   9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非现场执法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记录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并进行处理的一种行政执法方式.非现场执法中承担交通安全违法责任的主体首先应当是机动车的驾驶人.不能查明驾驶人的,机动车的所有人、管理人是同一顺序承担责任的主体.在非现场执法中,交通安全违法责任主体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处理,累积记分制度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构建"双记分"制度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机动车的交通安全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陆地区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迟迟未能真正落实,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基金的资金来源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救助基金作为社会救助的一种,政府应当作为第一责任主体,多方筹措资金,其中从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罚的罚款中以及从燃油消费税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是目前切实可行的举措,能够保证救助基金有充足、稳定的资金来源.通过拍...  相似文献   
13.
用化学方法合成了硝基无色孔雀石绿(NO2-LMG),还原为氨基无色孔雀石绿(NH2-LMG),经红外光谱扫描鉴定NH2-LMG为所需化合物。氨基无色孔雀石绿经重氮法处理后与兔血清白蛋白(RSA)载体蛋白相连,通过紫外分光光谱鉴定,偶联产物与其前体物相比吸收峰发生了飘移,说明偶联成功。通过动物免疫试验和ELISA抗体特异性试验对该人工合成抗原免疫原性和与无色孔雀石绿反应原性的鉴定,表明成功合成了无色孔雀石绿免疫原。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法律对交通肇事逃逸的事故责任确定采取的是推定责任的方法。在公安实践中推定责任的具体做法有“加一档法”和“减一档法”,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对同一起肇事逃逸的交通事故所推定的事故责任可能会相差很大,且推定的事故责任虽然可以直接作为民事诉讼中的证据,但不能直接作为刑事诉讼中的证据使用。因此,对于事故原因可以查清、责任能够做出明确认定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宜采用认定责任的方法,相关的法律也应当做出相应修订。  相似文献   
15.
代驾服务近几年在我国的一些城市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起来。代驾可分为无偿代驾和有偿代驾。有偿代驾又分为私人有偿代驾、代驾公司提供的代驾及酒店等餐饮服务机构附带提供的代驾三种。无偿代驾是一种帮工关系,私人有偿代驾是一种临时的雇佣关系,代驾公司提供的代驾是一种委托关系,而酒店等餐饮服务机构附带提供的代驾是消费关系的延伸。根据不同代驾的法律关系及风险负担原则,确定代驾过程中可能导致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的分担。完善和推广代驾服务首先要明确代驾服务业的主管机关,规范《代驾服务合同》,其次政府应该提供必要的财政补贴及其他措施在制度上"鼓励"代驾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是有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规定,在实 行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基础上,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先由保险公司在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 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对于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采用的归责原则为过 错责任原则;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采用严格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7.
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是事故处理和事故统计都涉及到的问题。现行的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可以考虑将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成小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等类别 ,予以相应的处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低速电动车在我国发展很快,由其引发的交通安全问题也日渐凸显。我国对低速电动车应进行分类管理,将小型低速电动车纳入非机动车进行管理,将大型低速电动车纳入机动车进行管理。同时,明确生产企业违规生产不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车辆的法律责任,使低速电动车的管理更加精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公安院校应当以专科层次的公安交通管理专业教育为主,适当发展本科层次的教育。在专业归属方面,公安交通管理专业本科归属于法学门类下的公安学类应当最恰当。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应当以法学类相关课程为主,工学类和管理学类为辅。  相似文献   
20.
交警在处理交通事故时依据汽车的制动印痕来判定车辆肇事时的速度 ,是分析事故原因、认定事故责任的一个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