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67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4篇
法律   440篇
中国共产党   94篇
中国政治   320篇
政治理论   125篇
综合类   7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就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加强参政党建设问题,从加强成员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学习型参政党、面临新任务和重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72.
高校教职工的身体状况是党和政府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高校教职工普遍具有锻炼身体的意识,但缺少锻炼身体的行为。高校教职工应该把锻炼身体的意识转化为锻炼身体的行为,放松心态、健康饮食、加强锻炼,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73.
基于横向财政平衡的需要和地区合作博弈的结果,产生了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概念。我国历史上并不存在横向转移的实践,但在我国缩小地区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当前的财政改革和立法背景也提供了建立这一制度的现实契机。在我们正在修改的《预算法》和将要制定的《转移支付法》中,应该对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予以规定,相关的配套改革也有待继续推进。  相似文献   
74.
一种流行的对现代货币理论的批评认为,现代货币理论忽视了金融市场在货币创造中的主体地位;现代货币理论的错误认识会导致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这种反对意见不仅误解了现代货币理论,而且建立在错误的历史观上,忽视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首先,现代货币理论形成了包括商业银行和政府在内的对货币等级结构的完整认识。其次,在历史上,财政作为货币创造主体的作用并没有让位于商业银行体系,相反,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国家财政的作用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再次,政府的货币创造具有生产性的一面,它在推动创新和生产力发展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创造和回收货币并不是剥削,而是国家的公共目的所使然。最后,货币创造主体的制度设计及其争论的问题本质上是更深层次的政治经济学问题。  相似文献   
75.
解决健康文化发展供需不均衡的矛盾,将“发展健康文化”融入社区治理体系,是构建全社会健康文化的微中观基础、形成多元参与的发展格局、促进社区资源整合、提升建设灵活性与创新性的重要举措。据此,面对现阶段我国社区健康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各类梗阻,应通过构筑社区健康文化协同治理体系、培育健康类和文化类社会组织、创新社区健康文化发展模式、加强监督与评估等路径,充分发挥社区治理的体系优势,助推健康文化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76.
何劭玥 《学理论》2009,(14):69-70
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国,现代化因素日益增长,传统文化在与全球化文化的交锋中日益被边缘化。本文试从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内涵来论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文化资本,并从文化资本再生产和文化资本转换的角度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7.
肖丽华  贺志明 《学理论》2009,(27):16-17
坚持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必须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邓小平理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8.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不应是教条的简单照搬,科学的继承应是发展创新的继承;理论的创新发展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并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继承和创新的统一,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实践需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  相似文献   
79.
随着弱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全面自动化。这个正在生成的社会现实意味着经典劳动价值论“一切价值均来自人类劳动”的命题必须被重新思考。笔者以为,弱人工智能应被视为介于人与物之间的特殊劳动者。这样才能解释弱人工智能时代的价值创造问题。从这个角度出发,将弱人工智能视为物或工具就是一种未经反思的意识形态,其建构方向是资本原则与弱人工智能结合的永续生产模式。因此,只有强调并确立弱人工智能的劳动者地位,才能有效破除资本原则对社会发展模式的控制,将弱人工智能强大的生产能力服务于人类自由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0.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人类逐渐进入到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对以自然人为主体构成的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行政体系而言,包括对传统政府的主体、行为模式、组织运作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政府可视为一种公共管理的智慧集合,在人工智能不断渗入的情况下,传统政府正在从单一的自然人的政务智慧集合逐渐演化为人机高度融合的泛政务智慧体系.人工智能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飞跃,最终会形成人与人工智能密切融合的新的社会文明形态,而传统的行政体制也将形成新的人机高度融合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