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2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36篇
工人农民   30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1篇
法律   554篇
中国共产党   152篇
中国政治   315篇
政治理论   96篇
综合类   56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Yufan Hao 《当代中国》1999,8(22):405-423
The ethics of govern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ve been corroded by rampant corruption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The corruption has not only weakened the state's legitimacy and capacity to govern, but also provided an opportunity (to a certain degree, a catalyst) for a possible change from a traditional society ruled by man into a rational‐legal society ruled by law. Economic reforms over the past 20 years have unleashed market forces in a nation so dominated by the Party‐state that basic boundaries and distinctions defining the limits of markets and official power have been weak or nonexistent. At one level, this has made for an increase in corruption and confusion about the meanings of the term. At another, it has produced a situation that require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gal system to handle the issue effectively. Beijing leadership seems to have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legal system in addressing this issue. This shift in strategy may have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the prospect of institutionalizing the changes in post‐Deng China. This paper hopes to reveal how corruption, or the effort to check corruption, is helping to draw a distinction between private and public domain and between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to redefine codes of conduct for public administrators, and to demand institution‐building in political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43.
在人类社会逐步走向后工业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发生着全面的变革。在社会治理领域.工业社会的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将逐渐被后工业社会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所取代,公共行政的发展也将由管理行政向服务行政演变。服务行政作为后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其不断显现的服务导向、公正导向、公民本位、充分的开放性、德治与法治相统一的特征充分地反映出这一领域后工业社会总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4.
分子印迹技术是近几年来集高分子合成、分子设计、分子识别、仿生生物工程等众多学科优势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分支。分子印迹聚合物由于具有与天然抗体同样的识别性能和高分子同样的抗腐蚀性能的双重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生物工程、临床医学、环境监测、食品工业等众多领域。文章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和分类,综述了分子印迹技术在药物分离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5.
中国与巴西的经贸关系及其新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以来,巴西的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和利用外资都获得了快速发展.2006年,巴西出口额居世界出口贸易排名第23位,进口额居世界进口贸易排名第24位,对外投资位列世界第12大投资国,利用外资在世界位居第19大投资目标国.目前,巴西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也是中国从拉美地区进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于2005年超过德国并连续3年成为巴西的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国,并于2008年成为巴西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仅次于美国,是巴西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但是,中巴之间的贸易摩擦与贸易壁垒、投资壁垒和投资环境问题影响中巴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中国应该积极反驳"中国经济威胁论",塑造良好的经贸环境,充分发挥澳门的独特优势,构建中巴经贸合作的平台,高度重视互补性经贸合作,服务中国国内经济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46.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China-U.S.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have been growing rapidly along with vigorous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in the course of its reform and opening-up. Economic exchanges and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virtually started from scratch, but now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become two of the world's largest economies and trading partners. The two economies are more interdependent than ever before, each being the other's major partner: China is America's second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third largest export market, second largest source of import and largest holder of its treasury bonds; the United States is China's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largest export market and third largest outlet for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相似文献   
147.
以工具理性为本质的技术化追求贯穿于公共行政研究始终,科学化、技术化的价值定位非常明显。这种片面的技术主义研究路线虽有其历史进步性,但是也大大地限制了公共行政研究的方法论视野。后工业时代的公共行政研究应当超越传统技术主义局限,采用多元化的方法论路径以增强自身解释力;以民主宪政为价值基石,超越狭隘的效率与工具理性,担负起捍卫民主政治价值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8.
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20年来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汲取的深刻教训:始终坚持了贸易自由化渐进的、有限的方向,较好地维护了国内产生利益和经济稳定;积极利用WTO所允许的政策措施合法地实现贸易保护;注重技术密集型产品对印度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而相对忽略了劳动密集型产品在现阶段对印度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9.
首先回顾英国{2007年企业过失致人死亡罪法》的出台过程与背景,分析该法的政策意义,并指出有效控制与处罚企业违法行为的政策目的是这一法案得以通过的重要原因。之后,在上述论断的基础上,介绍了英美国家企业刑事责任论近年的发展情况,并分析其中从个人到组织、从主观到客观的发展趋势。最后,提出在企业犯罪频发的现阶段,为了更好地发挥刑罚的预防功能,我国也需要对目前的单位刑事责任论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50.
王浩 《政法学刊》2009,26(2):122-124
徒手防卫控制是警察在实战抓捕中必须掌握的一项徒手防卫控制技能,属于实用徒手抓捕。心理素质训练是徒手防卫控制的重要基础,它具体包括分解法、限制法、预报法、注意力与反应等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