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5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33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9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5 毫秒
91.
为了切断中国的国际交通线,控制丰富的侨汇资源,日军攻占了汕头及周边地区。不过,沦陷区与国统区之间继续通邮通汇,侨汇寄递渠道而通畅,沦陷区侨汇业在短暂受创后逐渐恢复并有所发展。同时,日军采取措施加强对占领区侨汇业的控制与管理,日本政府及金融机构在东南亚侨款汇出地加紧争夺侨汇,取得不少成效。其后,因国民政府积极争取侨汇,潮汕沦陷区侨汇业渐趋萧条。  相似文献   
92.
略论东北亚的跨文化认同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跨文化认同”就是指超越各种文化差异、基于人类共性和人类文化普同性基础上的认同。东北亚跨文化认同,就是特指在东北亚这一特定区域范围内各国及其人民对于本地域文化的认同。应从这一概念入手,探讨其在东北亚各国间的现实可能性、实现方式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93.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有中国特色的黑社会组织犯罪,近年来,有逐渐蔓延和发展的趋势。针对这类犯罪的产生原因我国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进行过研究探讨,然而研究一种犯罪的产生原因, 不仅要从犯罪本身出发,还要从影响其生存发展的内部及外部因素出发,较全面系统地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打击此类犯罪。  相似文献   
94.
解决两性问题的途径--"对话"通达两性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霸权的文化传统和刻板的角色规范,在贬抑女人的同时,也使男人面临强大的社会压力。为改变不合理的价值规范和社会偏见,男女两性都做出了卓越的努力,向传统的价值社会发起了强有力的抗争,但事实一再地说明,任何一方的力量都无法建构一个符合两性愿望的社会构架。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相信“凡真实的人生都是相遇的”,认为男女两性若要实现相互的和谐,最佳途径是选择对话,通过对话实现两者本位属性的回归。两性问题应由两性共同解决,对话是唯一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5.
在当代中国社会变革条件下,"三个代表"思想显示出了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肯定新的社会阶层成员的政治地位,实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体力量的整合;通过提供思想、价值导向和精神激励,实现政治思想观念的整合;通过强化对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实现对党员政治行为的整合.  相似文献   
96.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21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措施分为制度和政策两个层面:前者关键是国有企业改革;从政策的层面看,经济结构调整应该盯住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这三个节点,并把他们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推进。  相似文献   
97.
职工群体事件的频发,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一些企业不重视职工民主管理,职工缺乏知情、参与、决定权。有效整合企业民主管理的各种制度资源,从而最大化、最优化地发挥企业民主管理的综合作用,,实现“制度联建、实施联动、功能互补、效果叠加”的工作思路,促进企业职工各项权益的落实,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企业和谐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98.
本文在对彝族漆器的发源地——喜德县的漆器现状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彝族漆器发展的特点,及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整个彝族漆器的发展前景,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9.
2008年以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起始和特点、主体及内容、条件和原因、介质及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总结并归纳其中观点,并提出深化这一课题的研究展望,对今后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0.
鼠伤寒沙门氏菌Χ4550 FlhD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鼠伤寒沙门氏菌Χ4550FlhD基因缺失所致的鞭毛缺失株,采用PCR技术从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Χ4550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了鞭毛控制操纵子基因(FlhD)两侧翼基因片段,作为FlhD基因敲除所需的上臂和下臂的同源序列;以pKD4质粒为模板,扩增了卡那霉素(Km)抗性基因,并分别克隆入pMD18-T载体中,获得了重组质粒pMD-FlhD-U、pMD-FlhD-D和pMD-Km。将获得的上臂和下臂基因以及卡那霉素抗性基因通过拼接,构建重组质粒pMD-ΔFlhD/Km。将重组片段ΔFlhD/Km亚克隆入pG-MB151自杀质粒,并转化大肠杆菌χ7213,获得重组菌χ7213(pGMB151-ΔFlhD/Km)。将此细菌作为供体菌,与受体菌鼠伤寒沙门氏菌Χ4550进行固相杂交,经同源重组和抗生素筛选,获得鼠伤寒沙门氏菌Χ4550(ΔFlhD/Km)鞭毛缺失株。通过PCR扩增、动力学鉴定及电镜观察,显示鼠伤寒沙门氏菌Χ4550的FlhD基因已被成功敲除。证实,运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可成功地敲除鼠伤寒沙门氏菌Χ4550的FlhD基因,并导致其鞭毛缺失,为鼠伤寒沙门氏菌鞭毛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