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0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97篇
工人农民   41篇
世界政治   1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0篇
法律   776篇
中国共产党   97篇
中国政治   243篇
政治理论   277篇
综合类   30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2年   3篇
  1969年   4篇
  1967年   2篇
  196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其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但与传统媒体相比,其公信力较低已成为影响我国互联网健康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网络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应有地位。媒体的权威性、信息的原创性、内容的真实性、传播的即时性、格调的高雅性影响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提高网络媒体公信力,需要政府、网络媒体、社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主要包括:强化政府监管;加快制定和完善网络立法:加强网站自身建设;提高采编人员专业素质;报网结合;建立平民式舆论监管机构:树立人人都是把关人的理念;加强受众需求研究。  相似文献   
42.
近10年来,唐宋妇女史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发表论文专著百余篇,涉及诸多层面,主要有妇女地位问题、妇女生活、特殊群体妇女研究等方面,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仍需要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43.
"安乐死"问题事关生死大事,跨越社会、伦理、法律、医学等学科,争议由来已久。对死亡问题进行哲学思辨,目的在于揭示安乐死的哲学基础并寻求共识。对安乐死问题进行伦理分析和文化兼容性思考,有助于突破安乐死问题中国化所面对的两大障碍。研究并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实现安乐死立法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4.
Contesting the central tenets of mainstream economic theory, Michael Sandel’s work on markets argues that the marketization of certain goods risks corrupting the value of those goods, and that a reinvigorated public discourse is needed to establish the appropriate use of markets. This article assesses Sandel’s work on markets, arguing that although it provides a convincing critique of liberal defenses of the market, it does not do enough to challenge marketization itself. To illuminate the flaws of Sandel’s argument, the article contrasts it with Marxist critiques of neoliberalism, arguing that the latter oppose the expansion of markets and market thinking in more comprehensive and productive ways. Specifically, it is argued that Sandel ignores the one market that underpins all other markets, namely the labor market; erroneously suggests that marketization is caused by the dominance of market thinking; and fails to appreciate the class interests that are served by growing marketization.  相似文献   
45.
长期以来,联合国是世界上主要的调停提供方。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后,联合国逐渐介入并提供国际调停。目前在叙的联合国调停已经过了依次由安南、卜拉希米、德·米斯图拉参加的三个阶段。在调停进程中,联合国的身份经历了从处于边缘的关注者到联合调停人再到调停的单独牵头者的转变,此间联合国的作用则发生了由以提供和解方案为中心到以提供谈判便利为中心的变化。联合国身份及作用的变迁,受到危机局势的演变、阿盟立场的转变、联合国有限的能力以及国际社会分裂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五年来联合国的调停,既需要肯定其成绩,也应该对之加以反思。  相似文献   
46.
Based on the targets given in the development plans and the national income data of twenty‐two tropical Africa countries in the late 1960s, this paper finds a wide consensus among the planners on the structural determinants of the macro variables selected as plan targets, so that difference in targets can be explained largely by the different values assumed by these determinants in the sample countries. The implementation record was poor, and may be traced in part to a domino effect inherent in the recursive structure of target selecti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implementation failure shows that most of the causes lie outside of the competence of the planners. Alternative methods to calculate plan targets are not likely to meet with superior fulfilment results.  相似文献   
47.
48.
沈洋 《法国研究》2011,(2):96-99
17世纪中后期,法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大力发展海外贸易与海军,法国成为海上强国,在印度、非洲和美洲等地扩大了势力范围。从18世纪初开始,法国海权受到英国的挑战,经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3年)和七年战争(1756—1763年),英国摧毁了法国的海上力量,法国的海权走向衰落。本文从政治、经济、海军三个方面对18世纪法国海权衰落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9.
国有资产流失犯罪态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资产流失犯罪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成为我国经济、政治安全的巨大障碍。本文从犯罪学角度着重对目前国有资产流失犯罪主体两极化、热点集中、犯罪复合化、不作为形式犯罪被忽视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0.
法律与行为选择:法律激励及其发生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来津 《法学杂志》2006,27(4):56-58
法治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但法治是有成本的,如何降低法治成本,应该是法学研究的核心命题之一。可以预设,如果建立一种内在自觉的而非外部强制的“知法——守法”的机制,就可以大幅度降低法治成本。那么,有这种机制吗?本文从法律对人们行为选择的影响切入,论及法律的威慑机制、需求机制、公平机制和期望机制,为揭示法律与行为的内在关联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