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0篇
法律   178篇
中国共产党   52篇
中国政治   151篇
政治理论   70篇
综合类   38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强调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坚持实践高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者从事共产主义事业一贯坚持的思想基本准则,正是由于坚持这一准则,社会主义才从空想变为科学,从理论变为现实,从生存危机走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2.
哥本哈根会议是一系列全球气候变化会议中最重要的会议,背负着全人类的重托和冀望,虽然此次会议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因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和未提及具体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使得相关利益诉求并未得到满意的平衡。会议昭示我们,中国碳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切实可行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3.
日本公用企业政府规制的借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田虹  王敏 《东北亚论坛》2005,14(4):53-55
政府规制对公用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进一步完善公用企业相关法律法规,重新定位强化政府在规制中的职能,对公用企业开展适度公平有效的竞争。同时,公用企业改革应稳中求变、变中求稳,顺应全球公用企业民营化改革的潮流。  相似文献   
74.
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种内部矛盾激化而成,诸如事关国家荣誉与前途的重大事件;学生切身利益受到侵害;在校学生的非正常死亡;部分学生素质较差、法制观念淡薄;就业难题与毕业离校情绪等都是诱发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因素。要充分有效地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来化解矛盾,需做到未雨绸缪,利用预防教育方法做好防范工作;高校领导人亲临现场与组织参与人员展开“平等对话”;迅速发布权威信息,做好舆情搜集和研判处理工作;善后处理总结,宜春风化雨而非秋后算账。  相似文献   
75.
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海上货运代理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的相关争议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第7条拒绝交付单证、第8条单证交付请求权、第11条相应赔偿责任及第12条连带赔偿责任等规定,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相似文献   
76.
“允诺禁反言”原则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允诺禁反言”原则是作为传统的对价理论的对立面而产生的英美合同法概念。它于19世纪末形成,在20世纪得到充分发展。其适用须具备四项条件:有允诺存在、受诺人对允诺发生依赖、这种依赖为允诺人有理由预见、受诺人因依赖遭受了损失。它的适用范围包括从合同谈判到合同履行完毕的全过程。该原则因倡导公平正义和注重法律与现实的联系,对我国合同法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7.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一制度符合中国共产党党情,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多党合作思想的成熟。在新的历史阶段,科学认识和把握这一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和优越性,确保这一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对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8.
79.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仅仅是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人世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必须结合中小企业实际,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确定适合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80.
洪涛  田欢忠 《犯罪研究》2009,(3):49-54,62
受贿犯罪腐蚀了国家肌体,动摇了社会的根基,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也是反腐败斗争中重点打击的对象。然而,就目前而言,受贿犯罪仍呈现高发态势,其在贪污贿赂犯罪中的比例也居高不下,究其原因,除了受贿案件取证难外,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司法实践中对受贿罪证据标准的把握存在困难,以至在现实中,逐渐形成了惩处受贿犯罪“宁纵勿错”的思想,给了受贿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因此,探讨受贿罪证据标准问题,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受贿罪证据标准,从而加大对受贿犯罪的惩治力度。本文试从受贿罪证据标准的概念、含义,受贿罪证据标准的法律要求,受贿罪证据标准的现实基点以及受贿罪证据标准的构想四个方面,对受贿罪证据标准问题作一粗浅的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