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0篇
法律   178篇
中国共产党   52篇
中国政治   151篇
政治理论   70篇
综合类   38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风险主要指利益分配不均衡引发的风险,文化贬低引发的风险,少数民族文化尊严被漠视引发的风险,传统文化流失所带来的风险,国家文化安全方面的风险等。少数民族文化风险的法律成因主要导源于中国历来的产权制度缺失现象在少数民族文化领域的体现,现行文化法制的缺陷,文化类国际公约在中国实施不充分等。域外的社区知识产权模式、公有领域作品使用付费制度、文化财保护制度、生态博物馆制度、土著权利保护模式等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风险的法律规制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风险法律规制应建立公法与私法并用的混合模式,特别是要构建传统文化产权制度并促进少数民族民众对其文化保护的有效参与。  相似文献   
92.
民间歌谣与民俗往往同时存在,相互渗透,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贵州西江苗族民间歌谣亦涵盖了丰富的民俗事象,在此对苗族民间歌谣内蕴的民俗事象作一析理,以期为人们更好地了解和研究苗族文化提供可参鉴资料。  相似文献   
93.
《刑法修正案(八)》对老年人犯罪采取宽宥的量刑态度,符合老年人刑事责任能力减弱的客观情况,既体现了刑罚的个别化,又是中国法律“恤刑”传统的表现.  相似文献   
94.
以社会法学10年年会综述为样本,分析中国社会转型最为剧烈的10年中劳动法学的发展状况及其走向,以年会主题为中心线索,在理清脉络的基础上得出年会论题的生成逻辑及劳动法学知识积累、理论创新的路径.另比较教科书的内容体系,发现劳动法学的研究和学科发展缺少劳动法学方法论的指导.基此,要完善劳动法学方法对知识创造、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的贡献,同时还方法论在社会法中以应有地位,以知识和方法共塑劳动法话语.  相似文献   
95.
田叶 《学理论》2012,(21):134-136
以赖斯在《杨澜访谈录》中的访谈实录为文本,主要研究政治人物在访谈中故意打破合作原则,通过巧妙利用模糊限制语和降低信息准确度两大语用策略,成功实现保证会话顺利进行和维护自己的"面子"的双重目的。从语用功能角度出发,试图对隐藏在这场高端对话背后的语言策略进行批判性分析。  相似文献   
96.
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建国初期,二者携手共同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而奋斗。1957年以后,由于历史的种种因素,二者的关系逐渐跌入低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二者关系朝着良好态势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7.
针对小微型公共餐饮企业在燃气使用环节所暴露出的严重安全问题,本文提出了政府有关部门应落实和加强对小微型公共餐饮企业燃气使用环节的安全监管,小微型公共餐饮企业应强化和落实企业用气安全的主体责任,有关监管部门、燃气经营使用单位、社区等应建立健全多层次社会化的用气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网络,以增强全社会防控燃气事故的意识和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98.
田海燕 《学理论》2009,(31):84-85
在当今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重评以“后发劣势”与“后发优势”为焦点的“林杨之争”,能够使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辨析国际发展形势,保持发展的独立性。从制度获得方式和制度发展的长期性来看,中国在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发展经济的同时,须保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发展道路,使经济发展的抽象制度规律与中国的特殊实践和国情相结合。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鞋内底不同部位接触DNA提取检出率。方法取100名20-30岁的志愿者,将其穿用过的运动鞋和皮鞋鞋垫设置成不同穿用时间组、不同材料鞋垫组、穿用后不同放置时间组,根据脚的形态学及运动力学特点,将鞋垫分成8个区域进行脱落细胞提取,并进行DNA进行检验。结果鞋垫上8个不同区域提取到的脱落细胞DNA分型检验效果不同。足弓外侧区(足引折弓除外)的接触DNA检出率最高;足弓内侧、第1趾骨区、第1跖骨区及足跟区次之;第2~5趾骨区、第2~3跖骨区、第4~5跖骨区不容易成功提取到接触DNA。结论鞋内底接触DNA检出率与接触时间、放置时间、鞋垫材质均相关,分区提取检验DNA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0.
在我国,辨认的法律属性尚不明确,因此,法院难以确定辨认结论的证据能力标准,实践中多按证人证言对待。这种处理,同世界多数国家相比,实际上是降低了辨认结论的证据能力标准,增大了误判的危险性。我国刑事诉讼法则对辨认未作任何规定,使辨认作为侦查措施的正当性和辨认结论作为证据的合法性都成为问题。这种状况必须及时改变。建议在修订刑事诉讼法时在侦查措施和证据部分增加相应内容,对辨认程序进行规制,将辨认结论作为单独的证据形式规定,并将前面有关程序性规定作为评判辨认结论证据能力考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