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29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6篇
法律   390篇
中国共产党   177篇
中国政治   401篇
政治理论   91篇
综合类   32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唐旭斌  邓贤明 《前沿》2011,(13):45-48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从革命党转型而来的执政党。明晰执政党和革命党特征的本质区别,有益于深刻把握政党执政的客观规律。中国共产党在阶级属性、政治纲领和组织纪律方面具有独特的内在特征。内在特征的延展形成外在特征。政党的先决性、执政的长期性和执政的适应性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外在特征。执政的适应性规定了中国共产党要实现和发展民主。民主政治的践行需要科学的民主理论指导,辨析当下的各种民主理论,有助于全面完整准确地理解民主。  相似文献   
82.
医疗服务供给和需求的特点决定了医疗服务市场与完全和完善市场相去甚远,存在着严重的市场失灵。治理市场失灵,引入政府干预应谨慎合理并充分重视市场的自矫正机制和其他非市场力量,以免伤害市场自身的修复能力,导致“大政府”模式以及政府失灵带来的效率下降。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失灵情况错综复杂,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加区别地简单的“一刀切”,将政府的作用神话和盲目地要求政府介入并非解决问题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83.
构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充分认识到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建立健全教育导向、考评激励、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市场管理和文化服务等长效机制,才能为持续、有效地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和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84.
《物权法》将自然资源使用权纳入其中,对权利人权益的保护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自然资源具有公益属性,事关国计民生,物权法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则,对于自然资源使用的制度安排无疑将直接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重大的影响。物权法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仅仅在用益物权的一般规定中予以规定,即采用原则性规定这样的立法技术,因此有必要将自然资源使用权的性质予以明晰化,明确其实质上是准用益物权的法律性质。  相似文献   
85.
论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文化善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背景下防治新生代农民工犯罪,要求动用文化的系统功能,通过“文化善治”的方法,来强化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竞争力、弱化外来歧视的冲击力、营造社区文化的亲和力以及安排法制规范的调和力,最终消缓社会阶层冲突,保障社会正常运行。这是“新三农”问题在新生代农民工层面、犯罪领域、城市空间和文化视阈内的同时投射,意旨深远。  相似文献   
86.
87.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模式的历史演变、评析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经历了萌芽、初建、发展、辉煌、衰落、探索重建、新合推广七个主要阶段,与之伴随,因时因地出现了战时管制型合作医疗、队社福利型合作医疗、新福利型合作医疗、风险型合作医疗、福利———风险型合作医疗、医改型合作医疗模式六种主要合作医疗模式。文章评析了上述六种模式,分析了影响合作医疗模式有效运行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正确、积极定位政府角色和合作医疗制度设计应考虑与医疗保险的“梯次接轨”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88.
西方社会建设的基本理论及其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方社会建设理论大体经过了产生、发展与反思三个大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以追求社会和谐、社会均衡为目标的社会秩序理论的产生,是西方社会建设理论产生的标志;20世纪30年代后,以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社会福利理论与福利国家理论获得了重大发展,西方社会建设理论逐渐走向成熟;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第三条道路”理论与“社会投资型国家”理论的产生,标志着西方社会建设理论进入了反思阶段。  相似文献   
89.
坚持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社会公正缺失已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构成潜在威胁。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动力支持,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实现维护社会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控制和缩小贫富差距,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协调好各个阶层的利益关系,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90.
唐志君 《理论月刊》2006,39(11):48-50
新国际主义是在全球化背景及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主题下的国际主义,其基本理念和内涵是淡化意识形态纷争和不同社会制度的对抗,通过参与国际体系、国际机制及区域共同体的构建,在民族利益、自尊与人类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之间谋求最大限度的安全、合作、共赢。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必须坚持和平主义传统,倡导共同安全的新安全观,使全球范围的合作与地区层面的共同体构建并举,政治外交与经济外交并重,自我发展与“睦邻、安邻、富邻”协调,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