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9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81篇
工人农民   76篇
世界政治   8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04篇
法律   1239篇
中国共产党   294篇
中国政治   877篇
政治理论   281篇
综合类   16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352篇
  2010年   488篇
  2009年   461篇
  2008年   399篇
  2007年   476篇
  2006年   449篇
  2005年   363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大部制顺应了市场经济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它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与服务型政府职能相一致的政府组织体制,是与西方地方自治前提下的中央地方权力功能性分立相一致的。中国的国情决定我们在实行大部制改革过程中应深刻调整中央地方的关系,协调与党的机构、人大政协机构的关系,从决策、执行、监督相一致的高度设计,打破目前部门利益格局的权力运行框架。  相似文献   
992.
当代中国政策议程创建模式嬗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策议程的研究在当前学术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这些理论范式较多地从即时的视阈对政策议程的创建过程进行解释,而缺少历时向度的考察与对比研究,因而只能对某一具体的社会问题如何进入政策议程进行个案式的说明,而不能归纳和概括一个特定时期政策议程创建活动的总体特征和一般规律,当然也就难以从宏观层面对不同时期的议程建构模式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因此,推进研究的深入发展亟需将个案式的解释模型上升为一般化的分析框架,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创建活动进行动态化的梳理和比较,实现由单一向度的分析视角向"立体化"、多维度的研究方向转变。基于这一思考,以探究政策议程创建活动的"情境转换"与"过程变迁"及其内在联系为主旨,以政策议程创建模式为分析单元,提出了体制-过程模型,并以此为工具,以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历史阶段的政策议程创建活动为考察对象,通过对三种政策议程创建模式的特征、过程及其背景的比较分析,力图在探究我国三十年间政策议程创建模式演进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对体制-过程模型的应用进行说明和验证。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有代表性的非居民区垃圾分类收集试验,结合分类回收和收运等相关信息调查,综合分析研究了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方式,为推行垃圾分类收集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分析了在网络环境下 ,人们对信息资料需求的变化 ,结合我院图书馆的实际 ,提出了图书馆藏书建设必须采取的方针和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5.
广西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物流中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交汇处,是华南通向西南的枢纽,也是中国进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立,将更加凸显广西作  相似文献   
996.
东盟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必经的南海海域沿海国家组织,民心是否相通对于中国—东盟区域一体化和安全治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东盟的青年群体人口基数庞大,在"后喻文化"时代已经成为东盟社会价值观的引领者和政治活动的参与者.由于东盟青年群体兼具积极包容和不稳定的双面特征,他们既可以成为夯实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的重要力量,也可能是影响区域安全治理的挑战因素.学者需在此方面加强研究,从而为促进中国—东盟的"一带一路"建设奠定持续的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997.
韩伟 《法学家》2020,(3):56-70,192,193
司法调解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以陕甘宁边区为代表的革命根据地调解制度,则是当代中国司法调解的主要渊源。革命根据地的调解,不止是一项司法制度或者新型司法制度中的一个环节,它实质上更是一种治理模式,辅助革命政策的推行。通过荣誉、身份等象征资本重塑调解人,不断将革命伦理、法制融入新型调解规则体系之中,中国共产党借助司法调解,较好地实现了革命根据地社会治理模式的变革,有效消解了革命法制与社会旧俗之间的紧张关系,增进了普通民众对共产党政权的认同度。革命时期的调解尽管存在制度缺漏、行政导向等缺陷,但它对社会文化、习俗的娴熟运用,对社会组织、地方权威人物的组织吸纳,以及注重消弭社会冲突、维护邻里和睦的价值取向,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治理变革在法治中的生动体现,也成为当下司法与社会治理可资取鉴的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998.
正he wears a white coat,speaks fluent Chinese and diagnoses patients with the assist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A German physician working at the Body and Soul Clinic in Shanghai's Huangpu District,Doris Rathgeber,born in Diisseldorf in 1966,has been familiar with TCM for more than 20 years.She has practiced mainly in Shanghai and dedicates her professional life to promoting China's centuries-old medical system around the globe.  相似文献   
99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我国金融业监管改革指明了方向。金融监管改革要更加注重树立新的金融安全观,注重金融发展应兼顾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在新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基础上,金融业监管改革的重点是要高度重视监管分合、监管协调、监管姓监、监管要义、监管态势以及其他监管改革等6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鉴于"深圳鹦鹉案"等热点刑事案件的裁判结果与大众情感、观念的尖锐对立,有必要对决定裁判结果的逻辑法条主义进行检讨与反思.逻辑法条主义在我国刑事司法领域的表现是全方位的,包括定罪层次的定性化机制、量刑层次的定量化机制以及刑事程序的科层式决策机制等.逻辑法条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成因.新中国成立以来,逻辑法条主义从无到有、逐渐形成,当前的司法体制则为逻辑法条主义的盛行提供了理念、制度、技术上的支撑.然而,逻辑法条主义在司法实践中引起诸多冲突,包括实质正义观念和形式正义观念的冲突、专业审判组织决策与民众意见的冲突、抽象立法与具体现实的冲突等.为达成逻辑法条主义下的情法协调,需要在立法和司法层面上予以改革完善,包括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建立中国特色的"法官造法"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及其巡回法庭的法律审制度)、提高立法技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