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3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1篇
法律   289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131篇
政治理论   65篇
综合类   6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掀起了一场英语教学改革的热潮.笔者结合行政职业学院的实际,从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和丰富教学内容两个方面入手,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2.
谢乃煌 《法制博览》2013,(7):31-34,28
习惯法的定义及其研究的意义尚存较大争议。对习惯法宜作宽泛定义,基于此可从七种不同的角度对其分类。公权力作用于习惯法是客观现实;关于习惯法的价值判断标准,"世界人权宪章"(一宣言两公约)统领下的人权公约,庶几可作参照。  相似文献   
143.
谢可凌 《桂海论丛》2003,19(4):41-43
新中国经济发展呈现阶段性、周期性、循环往复性的特点 ,是在逐步摸索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回顾反思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史 ,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4.
布依族在说汉语时,语音上表现出自己的一些特点.通过对这些特点的调查和研究,可以看出因语言间的相互影响产生语音变化的一些规律,为我们研究双语现象、方言语音的演变情况以及少数民族的语文教育,提供很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5.
1961年毛泽东倡导和亲身实践的调查研究,既有成功也有失误.成功的是毛泽东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了人民公社的实质问题,即两个平均主义.在制定、修改"六十条"的过程中,通过压缩社队规模、停办食堂、取消分配供给与工资制、改变基本核算单位等办法,有成效地解决了人民公社内部队与队之间的平均主义问题.这在相当的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对于当时已遭到严重破坏的农业生产力的恢复起了很大的作用.失误的是这次调查研究没有解决生产队内部的人与人之间的平均主义问题.农村社员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经营方式"包产到户"、"责任田"不仅没有被毛泽东在制定、修改"六十条"时吸纳,反而被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加以严厉批判.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才充分肯定了这一新生事物.这就使得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迟缓了将近20年.  相似文献   
146.
一人公司犯罪主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公司属于刑法上的单位主体。经公司人格否定评价后的一人公司仅就特定事项在公司法上丧失公司人格,但仍具备成立单位主体的前提。如果因为犯罪行为而构成特定事项上的人格否定,则不能成为单位主体。经“单位主体否定”评价后的一人公司若属于有组织犯罪,应追究其自然人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47.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具体反映。要结合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突出“八荣八耻”这条主线,健全和完善全民教育体系;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全民教育,抵制各种歪风邪气,净化社会空气,营造和谐、文明、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8.
关于确立我国民事诉讼中间判决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阿桑 《现代法学》2004,26(3):62-67
本文通过比较国外尤其是大陆法系主要国家中间判决制度的内容和特点,用法律经济分析的方法分析这种制度的利弊,探讨了确立我国中间判决制度的可行性、意义以及制度设计上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9.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开始对传统户籍管制制度进行改革.然而,前段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居民身份不平等和迁徙自由的问题.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必须进一步确立迁徙自由的改革价值取向,并澄清对这一问题的各种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50.
谢文钧 《河北法学》2003,21(5):16-18
职务过失犯罪刑事责任的程度,是确定职务过失犯罪主体刑事处罚轻重不可缺少的方面。职务 过失犯罪主体的职权所内涵的注意义务要求的不同、相关心理内容所反映的主观恶性的不同、行 为违反规范的数量的多少及犯罪结果的严重程度是影响职务过失犯罪刑事责任程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