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78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195篇 |
工人农民 | 244篇 |
世界政治 | 115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512篇 |
法律 | 2624篇 |
中国共产党 | 317篇 |
中国政治 | 1557篇 |
政治理论 | 348篇 |
综合类 | 188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66篇 |
2020年 | 96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53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55篇 |
2015年 | 104篇 |
2014年 | 167篇 |
2013年 | 346篇 |
2012年 | 438篇 |
2011年 | 904篇 |
2010年 | 726篇 |
2009年 | 629篇 |
2008年 | 673篇 |
2007年 | 547篇 |
2006年 | 550篇 |
2005年 | 454篇 |
2004年 | 475篇 |
2003年 | 321篇 |
2002年 | 266篇 |
2001年 | 230篇 |
2000年 | 140篇 |
1999年 | 79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8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4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4篇 |
1973年 | 4篇 |
196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2007年欧盟《非合同之债法律适用条例》(罗马Ⅱ)是侵权冲突法立法的典范。罗马Ⅱ洋溢着平衡与理性的精神,但关键处亦偏袒欧盟国家的利益需要。中国侵权冲突法已经严重滞后于时代。对比罗马Ⅱ与中国侵权冲突法的一般规则,指陈各自的利弊得失,揭示各自所需服务的特殊法律政策,探索侵权行为地法、共同住所地法、最密切联系原则和意思自治这四大系属公式在侵权冲突法的一般规则中的最佳结合方式,有助于我国在当下的国际私法立法中构建科学合理的侵权冲突法的一般规则。 相似文献
92.
违法合同的效力判定路径之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同法》第52条第5项及其司法解释对于纠正违法即无效的错误认识曾起到了历史性作用。但现有的学说及现行立法在就违法合同效力的判定路径上却存在着方向性的偏差,于司法实践并不具有真正的指导意义:区分民法内的强制规范与民法外的强制规范而异其效力,在我国并不可行;通过语义分析尚难以发现强制规范之所在;而将违法之法简单缩限为法律、行政法规上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并不妥当,亦难以操作,且于价值及逻辑层面多有疑问;此外,将违法与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予以并列,在逻辑上也有不合。故应将违法合同的效力判定纳入《合同法》第52条第4项,通过规范目的的发现及利益的衡量来最终确定违法合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93.
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当中,非讼程序发挥着确认民事法律关系,有效预防和制止民事纠纷,实现法院不审而致争议解决的重要作用.从非讼事件和非讼程序的概念入手,对各国非讼程序的立法进行比较,对我国非讼程序构架中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程序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关系理论、非讼程序与诉讼程序之间的关系协凋和非讼程序的立法问题是我国非讼程序构架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处理好非讼程序与诉讼程序之间的关系,需要把握诉讼事件与非讼事件的界限,诉讼程序与非讼程序之间的转换,诉讼程序非讼化现象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4.
分析医疗损害责任纳入《侵权责任法》积极和消极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医疗纠纷的法律适用,并从解构医患法律关系入手,提出了坚持医疗纠纷中对医方宽容与对患者救济并行。构建医患法律关系的立法趋势。 相似文献
95.
作为垄断协议的一种高级形式——协同行为,其在实施中往往不会遗留直接证据。如何利用间接证据来证明公司间的价格行为属于协同行为成为现代各国反垄断机构的挑战性的课题。利用欧美等国家(地区)的相关判例,并借助于间接证据的特殊分类及在分类证据组合上的特殊性来推定某些行为属于卡特尔,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6.
近年来,汤维建教授及其同事何家弘教授分别撰文指出,英美法系的证据制度既不属于自由心证制度,也不属于法定证据制度,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制度。这样的观点不仅为许多学者接受,也对我国的证据制度建构产生了影响。对其观点之依据进行分析发现证据的关联性不同于关联程度,证据关联性的法定性不等于证明力评价的法定性;陪审员的非自由意志也不能成为证据证明力评价法定性的依据。要之,英美证据评价制度是与大陆法系证据制度不同的另一种自由心证制度,受诉讼价值目标以及审判组织结构的影响,我国统一证据法不能采用英美法系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97.
反垄断法的挑战——对反垄断法的整体主义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垄断法是新时代、新观念的产物。它对当前处于主流地位的部门法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主要体现为四方面的转向:第一,从传统法注重对法律关系两头的人的保护转向对主体间关系的保护;第二,从保护个体利益转向保护社会整体利益;第三,从传统法对行为违法性判定的条件取向转向结果取向;第四,从传统法的责任导向转向规制导向,即从重在禁于已然之后转向重在禁于未然之前。 相似文献
98.
环境瑕疵担保责任论纲——作为EPR政策落实手段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瑕疵担保责任适用范围的渐趋拓展为其适用于环境领域提供了可能。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而相应的一些环境政策却无法得以具体落实,其中的EPR政策即为明证。基于此,文章重点对作为EPR政策私法落实手段的环境瑕疵担保责任进行了理论上的建构,明确了环境瑕疵担保责任与侵权法的关系,并依次从环境瑕疵担保责任的权利义务主体、客体、性质、内容、实现等方面加以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