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05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274篇 |
工人农民 | 138篇 |
世界政治 | 246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832篇 |
法律 | 3073篇 |
中国共产党 | 988篇 |
中国政治 | 2534篇 |
政治理论 | 543篇 |
综合类 | 290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18篇 |
2021年 | 179篇 |
2020年 | 310篇 |
2019年 | 99篇 |
2018年 | 48篇 |
2017年 | 126篇 |
2016年 | 75篇 |
2015年 | 219篇 |
2014年 | 295篇 |
2013年 | 434篇 |
2012年 | 501篇 |
2011年 | 807篇 |
2010年 | 993篇 |
2009年 | 1076篇 |
2008年 | 1072篇 |
2007年 | 1198篇 |
2006年 | 1256篇 |
2005年 | 951篇 |
2004年 | 315篇 |
2003年 | 274篇 |
2002年 | 399篇 |
2001年 | 354篇 |
2000年 | 113篇 |
1999年 | 50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企业跨国并购与国际法律协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正> 企业跨国并购(Transnational M & A)作为国际投资的一种方式,发展甚为迅速。同时,由于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与法律诸方面存在许多差异与冲突,从而需要对企业跨国并购进行国际协调。 相似文献
202.
<正> 1998年岁首,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结束三个月之后,来自全国各地教学、研究、立法、司法和司法行政机关的法理学家们汇聚北京怀柔,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把我国法理学界对法治问题的认识又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现择其要者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3.
<正> 出卖人就其出卖的产品或建筑物所存在的隐蔽性缺陷对买受人承担瑕疵担保责任,这是法国民法的原则性规定原则上讲,出卖人仅对与自己有直接契约关系的买受人承担瑕疵担保责任,对契约关系当事人以外的任何第三人不承担此种责任,即便契约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因出卖人出卖的隐蔽瑕疵而遭到损害,他也不能对瑕疵产品的最初出卖人主张契约法上的效力。这既是契约效力的重要表现,也是契约相对性原则的必然要求。在现代民法和英美判例法中,契约相对性原则虽然正在被逐渐动摇,出现了德国法上的“附保护第三人作用之契约”美国法上的“利益第三人担保责任”和法国法中的“契约性聚集”等制度,使契约之保护力延伸到契约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适应法律的此种发展趋势,法国司法改变传统法国民法关于瑕疵担保责任仅在契约当事人之间产生效力的观念,以判例的方式确立起瑕疵产品或建筑物的 相似文献
204.
商业贿赂罪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993年我国新制定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帐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第22条又规定:“经营者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规定为司法机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力惩治商业贿赂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本文试就商业贿赂罪的有关问题略陈管见。1.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所谓商业贿赂罪是指在商品购销活动中帐外暗中给予或收受回扣,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其犯罪构成表现在: 相似文献
205.
略论经济法的宗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正> 一、关于经济法宗旨的研究状况 各国学者以往多把经济法的宗旨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或概念联系起来加以认识,他们常常通过经济法的宗旨认识经济法的概念,或者直接把前者引入后者之中。这在德、日学者的经济法理论研究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如德国“集合说”的代表人物努斯鲍姆(Nussbaum)认为,经济法就是以直接影响国民经济为目的的规范的总体或集合;“组织经济说”的代表人物哥尔德密特(GoLdschmidt)认为,经济法就是为了改进生产而规制交易经济和共同经济的法;日本著名经济法学家金泽良雄则认为,经济法的宗旨是以社会协调的方式来解决经济循环中所产生的矛盾和困难,经济法就是以“国家之手”代替“无形之手”来对经济运行进行社会协调的法。 相似文献
206.
<正>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潮流湍急迅猛,势不可挡,其流向是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而旧存的、传统的一切则无不被改革的大潮所扬弃。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呼唤新的经济法理论市场经济是计划经济的对称,两者均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并且在东西方的不同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207.
<正> 我国民诉法试行时,只有申诉而无申请再审的规定。虽然申诉可以为人民法院发现错案提供线索,对人民法院纠正生效的失误裁判,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由于申诉只是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对生效裁判表示异议的一种民主权利,不作为诉权对待,不能直接引发再审程序,因而使申诉在纠正生效失误裁判的再审程序中所起的作用受到 相似文献
208.
<正> 显而易见,在中国除了法定的强制措施外,收容审查也能强制性限制人身自由。对于公安机关使用的这种法外限制人身自由的特殊手段,历来存在不同看法,争议颇多,观点各异。褒者赞其具有中国特色,贬者斥之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收容审查何去何从?一时还难以下断然结论。最近笔者有机会较系统地了解了收审存废讨论情况,朦胧地意识到:我们似乎应当将研究收容审查这一课题的目光向外拓展,把它与我国现行逮捕制度的改革、完善联系在一起思考。这样也许能够摆脱困扰,寻求一条理论与实践都能接受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9.
印度尼西亚政府于2007年建立了家庭希望计划,该计划属于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项目,它要求受助家庭把获得的救助金用于家庭中儿童的人力资本发展,因此,相应条件的设定主要集中在教育、营养和健康方面,体现了明显的促进发展的功能。虽然该计划还存在一定问题,但计划已初见成效,印度尼西亚的贫困问题尤其是儿童贫困问题通过该计划的实施得到了缓解,这对中国社会救助的发展完善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10.
ZhongXiang Zhang 《Asia & the Pacific Policy Studies》2014,1(3):439-454
The Chinese leadership in November 2013 is determined to embark upon a new wave of comprehensive reforms in China. This is clearly reflected by the key decision of the Third Plenum of the 18th Central Committee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assign the market a decisive role in allocating resources. To have the market to play that role, getting the energy prices right is crucial. While the overall trend of China's energy pricing reform since 1984 has been moving towards a more market‐oriented pricing mechanism, the pace and scale of the reform differ across energy typ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of price reforms for coal, petroleum products, natural gas and electricity in China, provides some analysis of these energy price reforms, and suggests that few areas of reforms could take place in order to have the market play that decisive role and help China's transition to a low‐carbon econom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