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0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75篇
法律   105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目的建立用非同位素标记探针杂交测定端粒DNA长度的方法,并探讨其法医学的应用价值。方法酚/氯仿抽提基因组DNA,限制性内切酶消化,0.8%琼脂糖凝胶电泳,Southern印迹,化学发光法检测端粒DNA谱带,与标准分子量DNA比较,积分光密度扫描计算端粒DNA平均长度。结果所测样本获得了较好的低背景杂交谱带,测得31~35岁端粒。DNA的平均长度为11.71kb,51~55岁平均为11.04 kb。结论用上述建立的方法初步显示年龄与端粒长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为法医学年龄的推断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3.
高位视路损伤与管内段间接视神经损伤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位视路损伤的法医学鉴定问题。方法 搜集11例头部外伤致高位视路损伤的案例资料,与随机选取的20例管内段间接视神经损伤的案例资料进行比较,并就相关临床检查所见、电视野及闪光VEP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与视神经损伤相比,高位视路损伤的临床常规检查,除视功能障碍的主诉外瞳孔对光反射及眼底均无阳性所见;电视野检查表现为双眼同向性偏盲,管内段视神经损伤表现为单眼视野缺损。在11例高位视路损伤者中,8例为枕叶皮层损伤,闪光VEP表现为双眼P1波潜伏期轻度延长,波幅基本正常;3例为皮层下损伤,表现为P1波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明显降低。视神经损伤闪光VEP表现为伤眼PI波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明显降低,甚至无波诱出。结论双眼视野同向性偏盲是高位视路损伤的特征性改变,高位视路损伤闪光VEP的异常率较低,但一旦双眼闪光VEP异常可以支持高位视路损伤的诊断,鉴定时应同时结合头颅CT及脑电图结果综合分析,加以确认高位视路损伤的存在。  相似文献   
64.
体位性窒息对脑血管损伤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体位性窒息对脑血管损伤的影响。方法 家兔20只,致其中10只体位性窒息,另10只断颈处死进行对照。用兔抗人白蛋白抗体和兔抗人(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抗体进行LSAB免疫组化法显色。结果抗人白蛋白抗体及抗人vWW、检测均显示出阳性;对照组显示不明显。秩和检验显示,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体位性窒息时,呼吸障碍所引起的缺氧,可损害脑血管的正常结构。  相似文献   
65.
外伤后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夜间阴茎勃起功能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夜间阴茎勃起功能监测(NPT)技术在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程度鉴定中的法医学意义。方法 用RIGISCAN PLIJS SYSTEM,对13例外伤后主诉阴茎勃起障碍的被鉴定人进行监测。结果 NPT检查的13例被鉴定人,阴茎勃起功能正常者3例,轻度减退者5例,中度减退者2例,完全丧失者3例。其中在IIEF、自我勃起功能评价为严重功能障碍的5例中,NPT检查正常者1例,轻度减退者1例,中度减退者1例,完全丧失者2例。结论 NPT技术能够有效的确定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程度,为法医学损伤程度鉴定或伤残程度评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6.
11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调查11个Y染色体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方法 利用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广州地区汉族群体无关男性血样进行11个Y—STR基因座的分型。结果 11个Y—STR基因座在广州地区汉族群体分别发现3~5个等位基因,GD值最低为0.3037(DYS434),最高为0.8455(DYS390)。结论 11个Y—STR基因座在广州地区汉族群体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可应用于法科学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  相似文献   
67.
目的使HLA基因分型能应用于法医常见检材的个人识别。方法 建立检测HLA—A基因座的分步PCR—SSP方法。先用一对HLA—A基因座特异的引物作第一次扩增,以所得产物为模板,分别用对HLA—A30、A31、A33特异的3对引物作第二次扩增,二次扩增的产物经电泳判型。结果 1130例血清分型为HLA—A30、A31、A33的血痕,其PCR—SSP分型和血清分型的不符合率为29%;室温保存2年的精斑、唾液斑,保存18年的血痕第一次扩增均获得满意的结果。结论法医亲子鉴定和个人识别宜用基因分型替代血清分型。HLA—A基因座分步PCR—SSP基因分型适用于法医检材。  相似文献   
68.
69.
Durch das Europarechtsanpassungsgesetz (EAG Bau) werden die planerischen Steuerungsmöglichkeiten von Außenbereichsvorhaben unter Übernahme des Darstellungsprivilegs in § 35 Abs. 3 S. 3 BauGB um einen Teilflächennutzungsplan (§ 5 Abs. 2b BauGB) und Zurückstellungsmöglichkeiten (§ 15 Abs. 3 BauGB) ergänzt. Der Beitrag stellt die gesetzlichen Neuregelungen vor und behandelt die Frage, welche Verbindlichkeit die planerischen Ausweisungen für die Betroffenen haben und ob die Flächennutzungspläne und Raumordnungspläne (Gebietsentwicklungspläne) damit zu unmittelbar geltenden Rechtsnormen werden. Zugleich wird über die Rechtsprechung zu Windkraftanlagen berichtet. *) Bernhard Stüer lehrt an den Universitäten Münster und Osnabrück das Öffentliche Baurecht, Fachplanungsrecht, Raumordnungsrecht, Umweltrecht und Kommunalrecht und ist Richter im Nebenamt am Anwaltsgerichtshof des Landes NRW. Eva Stüer ist in anwaltlicher Beratung und Prozessvertretung mit Fragen der planungsrechtlichen Zulässigkeit von Außenbereichsvorhaben befasst, vgl. auch die Schrift der Verfasserin Außenbereichsbebauung: Entwicklung und geltendes Recht (§ 35 BauGB 1998), Beiträge zum Siedlungs- und Wohnungswesen und zur Raumplanung, Bd. 177, Münster 1997.
  相似文献   
70.
STR位点D19S253和D8S1179的法医学意义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STR位点D19S253和D8S1179的法医学应用价值,应用PCR和PAG垂直电泳技术对两位点的种属特异性,检测灵敏度,以及同一个体不同组织分型的同一性及不同基质和不同保存时间的斑痕分型等与法医应用有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D19S253和D8S1179位点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0.25ng及0.5ng,同时两位点具有较高的种属特异性,同一性及较好重复性,且能够复合扩增,表明D19S253和D8S1179是法医学检案中较实用的两个STR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