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5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21.
莫斯科专电 叶利钦总统10月6日在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会议上作了政策性报告,其主旨是呼吁最高苏维埃和政府、联邦和地方权力机关停止对抗,彼此之间经常协作与合作,划清权力与责任,共同努力确保在没有社会爆炸和动乱的情况下过渡到市场经济。为此,他提出在保持现行改革战略不变的前提下,部分调整改革战术。 经过前几年的辩论,俄罗斯社会上和领导层在打破昔日僵化的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问题上取得了比较一致的意见。但是,在如何向市场过渡的问题上却存在着尖锐的分歧。俄罗斯政府于今年年初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  相似文献   
22.
3月18日,吉尔吉斯斯坦南 方开始出现大规模骚乱事件。究竟 是什么关键因素导致这场政治事变 如此快速发生? 一、反对派精心组织,目标明 确。反对派的组织者多是前政府高 官,其中有前副总统、前总理、前 外长和前议长等,在选民中有一定 威信,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他们 选择在当局影响薄弱而又鞭长莫及  相似文献   
23.
华沙条约组织各国的首脑于5月28日和29日会集柏林,举行一年一度的政治协商委员会会议。这次会议着重讨论了欧洲和世界局势、军备控制,特别是核武器控制等问题,提出了放弃“核遏制”的主张以及对当前战争与和平、裁军等问题的立场。  相似文献   
24.
莫斯科专电目前,俄罗斯全国上下都在争论一个问题,即是否应按原计划于4月11日就新宪法主要条款举行全民公决,如果举行,应拟订什么问题来让选民回答;如果不举行,又应达成什么样的协议来克服当前深刻的宪法危机?以叶利钦总统为代表的执行权力机关和以哈斯布拉托夫为代表的立法权力机关对上述问题持完全对立的观点,在即将召开的第8次  相似文献   
25.
莫斯科专电 美国总统克林顿7月6日对拉脱维亚首都里加进行了约7小时访问,在那里同波罗的海三国——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的总统进行了会谈。7日,克林顿访问了波兰。这是克林顿对上述4国的首次访问。据报道,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讨论敦促俄罗斯从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尽快撤军、俄罗斯军队撤走后如何在波罗的海三国建立安全体系问题,以及如何使上述四国尽早成为北约正式成员国的问题,以加强它们与美欧的关系。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就决定从波罗的海三国撤军,驻立陶宛的俄军已于1993年8月31日前撤完;根据今年4月达成的协议,俄罗斯军队将在今年8月31日撤出拉脱维亚,但俄同爱沙尼亚的裁军谈判的障碍尚未消除,主要分歧是:俄方对爱沙尼亚境内讲俄语的居民受  相似文献   
26.
莫斯科政坛骤变意味着什么万成才今年3月23日,当地时间10时,莫斯科电视台中断正常转播,宣布叶利钦总统解散切尔诺梅尔金政府,任命基里延科为第一副总理、代总理;27日,叶利钦提名基里延科为政府新总理。4月10日,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否决这一提名,但叶...  相似文献   
27.
江泽民主席11月22日至25日访问了俄罗斯,同叶利钦总统举行了首次非正式会晤,这也是中俄第6次最高级会晤。会晤后发表的两个联合声明和新闻公报充分表明,这次访问取得了积极和重大成果。访问期间,江泽民主席和叶利钦总统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了无拘无束的交谈...  相似文献   
28.
莫斯科专电1月2日,美国总统布什从非洲之角索马里风尘仆仆赶到莫斯科,受到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热烈欢迎。次日,两位总统经过不到两小时的会谈就正式签署了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根据这项条约,2003年1月1日前每方只能拥有3000枚至3500枚核弹头,即在10年内把双方现有的战略核武器  相似文献   
29.
俄罗斯4个政党12月10日联名推举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为2008年总统候选人,普京总统立即宣布,他"完全支持"梅德韦杰夫为总统候选人,因为他"近距离了解梅德韦杰夫已长达17年之久"。这实际上意味着,普京总统任期届满时将把接力棒交给梅德韦杰夫。因为有这位被视为"民族领袖"的普京作后盾,有进入新议会的主要政党和广泛民意的支持,梅德韦杰夫2008年3月2日赢得总统选举胜利几成定局。  相似文献   
30.
莫斯科专电叶利钦总统为他主持召开的制宪会议确定了两项基本任务:制定一部统一的新宪法草案和制定出通过新宪法草案的机制。会议5日开幕以来的一周进程表明,会议虽然“正常进行”,但被三大问题所困扰。今年4月25日举行全民公决后,叶利钦总统把制定一部新宪法来取代经修改的1978年现行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