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6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32.
33.
政治纪律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界围绕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建设展开研究,不仅涵盖了政治纪律的基本内涵与特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纪律建设的思想、中国共产党政治纪律建设史及党的领导人政治纪律思想等,而且对国外政党政治纪律建设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借鉴。这些研究深化了对政治纪律的理论认识,但也存在研究方法、视角上的不足,留下了有待进一步拓展的研究领域。未来的政治纪律研究应在深化政治纪律基本理论研究的同时创新研究视角、加强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4.
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标识性话语,在语境、语义、语用层面蕴含丰富的生成逻辑。在语境上,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接续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发展的历史语境和回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问的时代语境的统一,是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语境和自主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语境的统一;在语义上,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人类文明为立足点的中华文明的当代形态,是富含新意的人类文明的崭新形态,是具有独立形态的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在语用上,人类文明新形态宣告了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形态的历史性生成,彰显了坚定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觉和自信,标示了引领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5.
理论资源在政党的政治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对于政党的政治生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史上的一个老党、大党,苏共没有能够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扩大和更新自身的理论资源。苏共政治生命的完结,是其单一化理论资源不断枯竭的不可避免的结果。  相似文献   
36.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两次"否定之否定",一次是从新中国建立到1992年中共十四大,一次是从中共十四大以来至今。经过这两次"否定之否定",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在中国的变迁,最终指向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构成了科学发展观在发展体制上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37.
恩格斯晚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恩格斯晚年在民主问题的认识上实现了两大理论飞跃:一个是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形式上,实现了从公社国家到民主共和国认识的转变;一个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斗争策略上,实现了从暴力革命向合法性斗争的转变。但是,在形成这两大理论飞跃的过程中,恩格斯并没有忽视对暴力问题的强调。总体上说,恩格斯晚年的民主观实质上指向了阶级民主和程序民主的统一。  相似文献   
38.
39.
2002年5月召开的上海市第八次党代会庄严地向全市共产党员和全体市民发出了新的动员令:“十五”期间,要基本建立适应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功能的新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以“三港两网”为骨架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立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社会事业体系。大会还提出,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到2007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80%。这一宏伟的目标对上海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0.
科学发展观视阈中的马克思主义当代化与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当代化的发展趋势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事业的重要前提。冷战结束后,世界马克思主义对人的价值、民主、社会平等和生态文明的理论关注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当代化进程的主要趋势。科学发展观既适应了马克思主义当代化的主要趋势,又具有着自身独特的理论内涵和理论意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当代化的发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与中国化关系的问题上达到了新的理论自觉性和实践主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