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法律   2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论劳动法是保障人权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在提出了“劳动法是保障人权之法”这一命提后,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详尽论述:命题的提出与界定、命题的确立、命题的启示。不仅分析了世界上劳动立法的产生和发展及国际劳动立法的诞生和发展历史,而且更着重于这一命题对我国劳动法制建设的启迪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论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导劳动法制全过程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准则。它体现着劳动法的基本理念和部门法追求 ,是把握劳动法理论和制度精髓的切入点。揭示和研讨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是劳动法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的规定性和作用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具有质的规定性 ,这些规定性是衡量一个所谓的原则是否能够真正成为劳动法基本原则的规格和标准。第一 ,劳动法基本原则是规范各种劳动关系的共同的通则 ,应该具有相当程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正是在此意义上 ,基本原则被称为一般规范 ,以区别于涵义较为确定的具体规范。劳动法的基…  相似文献   
13.
在劳动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中,主体性判断和内容性判断(从属性判断)为两个基本的判断标准。我国劳动立法虽采取了主体性判定标准,但由于未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这两个关键语词进行立法释义,主体性判断标准操作性较差甚至名存实亡,理论与实践上不得不过度依赖内容性判定标准,即进行单一的从属性判断,这往往导致劳动关系在范围上判定得过宽或过窄。反思传统劳动关系判定标准之得失,探索确立契合当代劳动关系发展形态和趋势的综合性判定标准,是大势所趋,也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1.1993年9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并于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制定和实施是我国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它一方面满足了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立法保障需求,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健全和优化了我国经济立法体系。就前者而论,我国已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就其本质而言,是法治经济、民  相似文献   
15.
2008年3月31日发生的东航返航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涉及的诸多法律问题也引发了人们的讨论。从劳动法的角度分析,该事件集中反映出国有航空公司与飞行员之间的劳资矛盾,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飞行员劳动合同涉及的服务期问题以及违反服务期所导致的违约金问题。以该事件为切入点审视现行法律关于服务期的规定会发现,相关立法未对服务期适用的劳动合同类型、合理期限的确定方式做出明确的规定,违约金的设置也有失周全。从应然的角度分析,法律应当规定服务期适用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服务期的期限确定应以培训费与劳动者月工资的比例为基础,以此修正现行违约金规定的不适内容。同时应考虑适时建立飞行员转会制度,以实现高技术人才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6.
案例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决定和体现实践教学水准的教学模式之一。本文重点探讨推进劳动法案例教学的若干关键性问题,如案例的认识与选定、劳动法案例教学的对象选择及教学内容的着力点等,以期消解劳动法案例教学的困惑,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九五”期间我国经济法学研究述评 “九五”期间,是我国经济法学研究深化拓宽、繁荣发展的时期。经济法学者以理性、客观、反思的学术态度,在承继以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一方面加深对经济法基础理论中传统问题(如调整对象等)的研究,另一方面又不断拓宽研究视野,发掘和捕捉新的理论兴奋点和法制实践的热点问题。这一时期,我国经济法学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日益走向成熟,在以下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1.经济法的本质和理念问题。在理论研究上,经济法的本质问题与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问题是密不可分的。各种经济法学说间…  相似文献   
18.
公司减资与债权人利益保护初探冯彦君,范德繁对债权人利益进行保护是我国公司立法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它贯串于公司登记注册到破产清算的全过程。本文拟从公司必要减资与债权人利益保护的角度略加探讨。公司注册资本简称为公司资本,是公司成立时由股东出资构成的财产额...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劳动合同立法应正确处理三大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立法正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草案)》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一次,并向社会公布征求全民意见,有望在短期内获得通过。《劳动合同法》是劳动法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相对于劳动基准法和集体合同法,其处于基础或基石立法的地位,它既是资本与劳动力的联姻结合机  相似文献   
20.
职工参与制及其理论基础质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职工参与制是我国劳动者参与企业管理的制度,它有别于劳动合同制度、团体协约制度以及职工持股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民主管理制有其历史合理性。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从劳动者以其人力资本投资企业的方式来考察,职工参与制会导致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不对称进一步扩大。它使得公司法背离了对效率的追求,也会危及劳动法的平等、公平的正义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