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9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冷战后美国对朝政策仍深受反共意识形态的影响.意识形态是"朝鲜威胁论"的重要内涵,也是影响美朝关系改善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在美国对朝政策中,存在着接触与遏制两种主张.克林顿政府后期,接触占主导地位;布什政府上台后,遏制的成分大为增加.接触加遏制是美对朝政策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102.
由于中美双方的实力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双边关系是不对称的,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是影响双边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所以,判断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势,主要是看美国对华战略和政策的变化趋向。而美国的对华战略又直接受其全球战略或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及中长期动向是决定中美关系走势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3.
一、全方位。新政府上台以后,奥巴马、希拉里、副总统拜登等人的足迹已遍及欧洲、东亚、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同数十个国家的领导人会晤、会谈。对奥巴马政府的外交,希拉里4月22日在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作证时称,“过去三个月中形成的外交议程基于三方面行动:加强美国与欧洲、亚洲、非洲和西半球民主伙伴国的联盟;发展与重要地区性大国的伙伴关系;与中国和俄罗斯建立建设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4.
所谓"中国模式",就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决定并与之相伴随的中国发展模式.这个模式的主要参照系有两个:一个是苏联模式;一个是西方模式.中国模式的最主要特征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威权政治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这种模式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由中国特殊历史背景和现实国情所决定的,因此其可复制性较低.中国模式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且也确实显示出了生命力.中国模式中的许多因素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尽管中国模式仍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但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中国模式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05.
随着世界政治的演进,文明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全球治理、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面对冷战结束后西方战略思想界对"文明冲突"的渲染和现实世界政治中存在的文明冲突的风险,中国积极倡导文明交流互鉴,并将之纳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框架中.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影响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进程.当今世界,文明多样化是大趋势,有些文明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存在着"冲突基因";然而,文明之间也有和平共存的基础,文明交流互鉴是人间正道.中国始终坚持文明是多样的、平等的、包容的,始终坚持不同的文明应该交流互鉴的文明观并且积极践行之.中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处理好中华文明同西方文明的关系.中国正努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6.
当前的危机体现出资本主义的弊端 2008年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遭遇的金融、债务危机,再次暴露了资本主义内在的深刻矛盾,验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当年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主要表现形式在危机中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7.
奥巴马上台后出台了新的亚太战略,其核心内容是将全球战略重心由大中东地区转移到亚太并将应对中国崛起作为主要目标。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使中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更为复杂。南海局势的新变化就是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一个直接后果。不过,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并不是寻求同中国对抗,美国新的全球战略和亚太战略框架下的对华战略仍然具有两面性,中美在南海并不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美国同一些南海争端国的利益也有很大差异,中美之间仍然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108.
中国在崛起进程中负有特殊的国际责任。但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中国在承担大国责任时必须非常谨慎,必须从中国的根本利益出发,同时要结合世界的共同利益。中国的大国责任应当更多地体现在贡献"软实力"上。承担大国责任不仅要关注世界共同利益,还要关注世界共同价值。加强同西方大国的协调,是中国承担好大国责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9.
始终不渝地坚持邓小平的外交思想——“国际关系理论研讨会”综述刘建飞由中国国际关系史研究会北京分会和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国际关系理论研讨会”于11月29-30日在中央党校举行。来自中央党校、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外交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  相似文献   
110.
美国对华意识形态外交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对华政策一直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而且还会继续存在下去.但是从长远的发展趋势看,美国对华意识形态外交将趋于弱化,一些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和对国际政治变化长期起作用的因素对美国意识形态外交形成了有力的制约.在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下,美国搞意识形态对抗的动力减弱;全球化使两种制度国家的共同利益增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相互渗透、交叉的倾向增强;多极化使美国所面临的竞争对手增多,意识形态也趋于多元化,这些冲淡了两种制度之间的对立;社会主义国家逐渐吸取经验教训,在外交上淡化、超越意识形态,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同时对内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些也减弱了美国同中国搞意识形态对抗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