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党的利益是以党为主体的利益,是党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它包括三个层面党的政治利益,党的组织利益,党员个人利益.党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之间的区别党的利益的暂时性与人民利益的长期性;党的利益的工具性与人民利益的终极性;党的利益的有限性与人民利益的广泛性.二者之间的联系是理论上的一致性与实践上的潜在矛盾性.对不同层面的党的利益作区别对待的三个思路坚持民主执政,维护党的政治利益;坚持科学执政,控制党的组织利益;坚持依法执政,规范党员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22.
八十五年来,我们党在自身建设实践中提出过两个伟大工程。与革命时期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相比,执政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之“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历史方位新,总体目标新,建设内容新。新的伟大工程包括六项建设,它们并不是处于同一层面上。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是新的伟大工程之基础工程;而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则是在更高一个层面上,其中,前者是核心工程,后者是根本工程,二者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都必须贯穿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之中,并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23.
关于党内民主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着十分丰富的关于党内民主的论述。党内民主的内涵指的是:党内所有党员在享有各项民主权利的基础上,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参加党内一切事务的决定与管理,以及在具体运作过程中确立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党内民主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平等原则、多数决定原则与程序原则。  相似文献   
2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广大青年要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1]。这就要求我们切实把握传承红色基因与培养时代新人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关系,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培养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25.
本文借用博弈论中的海滩占位博弈模型,分析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政党意识形态中间化趋势.认为在竞争性政党体制中,在社会结构呈"橄榄型"条件下,政党意识形态出现中间化趋势是必然的,构成博弈论上的"纳什均衡".这为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必须自觉地始终紧跟时代步伐,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必须自觉地整合社会意识,建设主流意识形态,以调控和引导社会;必须自觉地扩大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宽容多样性,形成一种充满创造活力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6.
由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因此,党内民主对形成人才辈出的局面有着基础性作用。党内民主有利于增强党组织对人才的吸纳力,提供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27.
"党的利益"问题再探讨——与李玉兰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根 《理论探索》2006,26(5):56-58
党的利益是以党为主体,基于一定生产力基础上获得了一定社会内容和特性的利益。它包括三个层面:党的政治利益、党的组织利益和党员个人利益。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区别在于党的利益的暂时性与人民利益的长期性、党的利益的工具性与人民利益的终极性以及党的利益的有限性与人民利益的广泛性。二者的联系在于理论上的一致性与实践上的潜在矛盾性。为此,应坚持民主执政,维护党的政治利益;坚持科学执政,控制党的组织利益;坚持依法执政,规范党员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28.
在西方,公民社会这一概念的内涵虽在不断变化,但把公民视为公民社会的基础要素却始终没有改变。而在中国,学者们则倾向于把中国的公民社会定义为民间组织,这显然是忽视了中国有两千多年臣民社会的历史国情。笔者认为,中国的公民社会应该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公民因利益需要而结成的联合。它包括三个层级:个体公民、公民组织、非官方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