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1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刘朋 《法制与经济》2008,(12):34-35
目前我国海洋石油污染的受害者无法享受油污基金的保障,同时根据现行法律和我国加入的国际公约,肇事油轮的船东能够享受责任限额的保护,使受害者面临无法获得充分赔偿的危险。对此,本文拟结合法国Erika石油污染案件的判决,探讨石油货主承担油污责任方式的变化,以期为更好地保护海洋石油污染的受害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2.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78条规定了债权人对迟延付款收取利息的一般权利,但未指明应当适用的利率,不利于公约的统一适用.如今,宗教和政治已不再是阻碍统一利率的因素.为了克服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困难,公约的缔约国应首先统一本国裁判机构在确定利率问题上的做法,以期在未来对公约的修订中加入一项具体规定,真正实现公约第78条的统一适用.  相似文献   
23.
正近年来,各类社会救援力量发展迅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救灾行动,但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准则,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2015年10月8日,民政部印发《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的主要任务是完善政策体系,搭建服务平台,加大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24.
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必然培育出中国的共产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成为中国共产主义信仰的理论形态。中国五千年文化积淀而成的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丰富发展下获得了新生,正在形成中国共产主义信仰的精神形态。当代中国共产主义信仰,应当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融合。具体说来,当代中国共产主义信仰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我们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解成一种孤立的或完整的“信仰”,而应把它置放于共产…  相似文献   
25.
20世纪以来,人格权逐渐出现了财产化的趋势,保护特定有形财产中蕴含的人格利益问题日益引起了民法学界的关注。域外的示范性法律文件和司法实践已广泛认可在有形财产毁损案件中拒绝给予相关权利人精神损害赔偿有失公允。由于特定有形财产包含了所有者的人格利益,同时对重要基础性物品的使用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凝聚权利人的人格利益,权利人因其毁损遭受精神损害的,可酌情予以赔偿。  相似文献   
26.
刘朋 《理论导刊》2014,(4):54-57
提出建设"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自我调适与优化的结果,体现了政党现代化的现实诉求。推进"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要注重提高全党的思想认识和自觉性,树立科学的执政理念,进一步改革和优化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推进制度和机制创新,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学习借鉴国外政党建设的有益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27.
刘朋 《求知》2013,(4):8-10
党的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前途和命运,关乎人民的幸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前景。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概念,这表明在新形势下党中央对党的建设规律有了更加自觉全面和深刻的把握建设服务型政党的关键在于转变  相似文献   
28.
外交活动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因素,开展得当能够大大提升国家软实力。政党外交,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和阵地。通过对十六大以来近7年间中国共产党重要对外交往活动的考察分析,总结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在国家软实力提升中的功能以及需注意的相关问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9.
正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与省级减灾中心在灾害监测预警、灾情报送、灾害评估等方面开展的项目合作,既推动了上下协同的业务运行模式,又提高了省级减灾中心科技支撑能力,也为打造高效运转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0.
正近年来,中国扶贫基金会积极投身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特色公益项目,通过打造社区第一救援人模式、倡导"向灾害SAY NO"大型公益活动、开展灾区援助型项目等,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提升社区综合防灾减灾水平。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于1989年,是中国扶贫公益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公益组织之一,它致力于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生计扶贫、救灾扶贫四大业务领域,并建立起了完整、系统、科学的项目管理制度。近年来,中国扶贫基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