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是两种并行不悖的责任,因而现行司法解释中不允许刑事案件受害人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是不合理的,应当根据我国国情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93.
当前,为了确保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司法改革正在全面展开。我作为一名检察教育工作者,仅就司法改革与检察官素质的关系问题,略谈一些粗浅的意见。一、提高检察官素质是司法改革的题中应有之意任何权力都必须有必要的制约和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就会导致腐败。司法权也不例外。没有监督就会导致司法腐败,这是人  相似文献   
94.
我国刑事二审发回重审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二审发回重审制度在实践中引起了被告人被长期羁押、案件久拖不决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分析该制度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予以改进,对于实现司法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客观真实"的诉讼认识论具有理论局限,应从"法律真实"的角度对诉讼中的事实问题进行全新的解读,以重构我国二审制度特别是发回重审制度。  相似文献   
95.
刘林 《中州统战》2002,(2):20-20
在正阳县,县政协委员、鑫田养猪场场长王强可是个小有名气的人物。他靠养猪致富后,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大力扶持本县农民发展养殖业,为正阳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96.
原先他是多么幸福啊!他是一家医院的主治医生,在市里小有名气,有自己的私家车,有宽敞明亮的住房,更有一个温柔可爱的妻子。可上天好像故意跟他过不去,把他推向了无尽的黑暗当中,他的眼睛失明了。他痛苦、彷徨,想早点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每次都被细心的妻子发现。真的,她是一个细心的女人,这种细心只有在深爱着一个人的时候才能细致入微地体现出来。譬如在他晚上失眠的时候,吃了几片安眠药,药瓶里还剩几片,她心中都一一有数。  相似文献   
97.
本文在对政府信息公开和保密工作内涵的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深刻地阐述了我国政府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同时,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和保密工作两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
刑事抗诉制度,较之于其他法律监督制度具有特殊性,它是通过诉讼的途径,采取要求法院重新审判并做出改判的方式来实现保障法律正确统一实施的目的.刑事抗诉的目的,不但在于满足惩治犯罪的需要,还在于满足保护法益的需要.这其中不仅包括保护被害人法益的需要,而且也包括了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法益的需要,同时也包括了保护国家、集体等公共法益的需要.然而,审视我国刑事抗诉的司法现状,我们发现人民检察院往往更重视追究犯罪,而忽略保护法益的需要.因此,进一步完善我国人民检察院的抗诉理念,进行机制整合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99.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指“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包括两点:第一“有毒有害物质”。第二“对人体健康影响”。可以说,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不存在对人体健康造成现实的或潜在的侵害的一种状态,也就是说,所有对人体健康造成急性或慢性损害的危险都不存在,这是一个绝对概念。  相似文献   
100.
刘林  段建辉 《法制与社会》2010,(35):246-247
高校党建工作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兴衰,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本文以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而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工作方法和考核方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促进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