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145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107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垄断福利”的根源在于垄断。要消除“垄断福利”,就要切断政府部门与公共行业的利益纽带,瓦解产生垄断的机制,打破现有的垄断经营格局。  相似文献   
52.
2005年是中国法治进程稳步推进和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出现的一年.盘点2005年中国的法治亮点,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53.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宪法有关“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可以说,这一修改强化了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也表明依法保护私有财产权正在成为全社会认可的主流意识形态。全社会认真领会和贯彻这一修宪精神,尽快摒弃对私有财产权的种种“傲慢与偏见”,赋予…  相似文献   
54.
近年来,不断有服刑人员登记结婚的消息见诸媒体。随着新《婚姻法》中“强制婚前检查”的取消,司法的人性化开始得以彰显,“尊重私权”已经逐渐成为婚姻立法和婚姻政策的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55.
享受法律     
“享受法律、消费法律”应当是现代公民崇尚的法治新理念,也是现代文明社会“法治化生存”的新模式。遗憾的是,法律的可消费性往往被法律令人敬畏的威慑性和强制性所遮蔽,成为芸芸众生不敢轻易享用的奢侈品。  相似文献   
56.
关注新闻就是关注明天的历史,解读新闻就是解读今天的社会,在辞别2005年的时候,让我们共同梳理和回顾那些已经成为历史的法治新闻。  相似文献   
57.
WTO对中国法治进程尤其是立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所谓“入世”首先就是指法律的“入世” ,是中国国内法与WTO规则及国际惯例的接轨。倘若说自2 0世纪 80年代起中国开始进入“将立法推入快车道”的“立法时代” ,那么 2 1世纪初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的初步形成 ,既表明中国开始步入“积极推进司法改革”的“司法时代” ,又标志着追求立法数量和规模的立法赶超型的“前立法时代”的结束和加入WTO后的“后立法时代”的开始。在“后立法时代” ,中国立法将走出片面追求立法数量和规模的传统误区 ,由数量规模型立法向质量效益型立法转变…  相似文献   
58.
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时代背景下,作为非监禁刑的社区矫正工作,必须重视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特别是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在社区矫正中的独特作用。社区矫正工作能否顺利实施及实施成效如何,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力量的参与程度。本文对参与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者、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等几类主要社会力量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加强和改善社区矫正社会队伍建设的可行性建议,具有较强的理论创新性和决策参考价值,值得广大社区矫正工作者一读。  相似文献   
59.
刘武俊 《检察风云》2014,(15):16-18
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已经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之中。6月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和《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设立知识产权法院,都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制度性措施。  相似文献   
60.
据《法制日报》近日报道,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进司法公开,畅通民意沟通渠道,拓展公开范围,创新公开方式,完善公开机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全面推行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所)务公开,司法进一步走向公开透明。司法公开的范围、手段和效果等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笔者认为,司法公开的全面推进和生动实践。彰显了我国司法界司法风气的开明和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