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社会主义荣辱观”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3月4日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并参加讨论时,发表了关于“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八荣八耻”的讲话,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了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与研究,本刊约请了校内外的一些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初步的研讨,现将研讨成果在本刊发表。  相似文献   
32.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部署,将会进一步释放资本的力量,也对政府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历史上看,经济市场化与政府职能转变的有效联动,是中国改革成功的显著标志。新一轮的政府职能与市场功能之间联动改革的关键,就是在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的基础上,重新定位政府的职能。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职能定位要强调退出,以及退出后对市场主体的监督和惩戒;在社会领域的职能定位要强调进入,以及进入过程中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和培育,从而实现以国家治理的方式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33.
农一师幸福城农场按照先富职工、后富农场的要求,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探索出30亩棉田+10亩枣园的种植模式,经实践后取得良好的效果。去年该场在六连、十二连、十六连进行30亩棉田+10亩枣园的种植  相似文献   
34.
市场经济的发展分化了党和国家、社会的一体化关系,在客观上要求各地变革现有的社会管理方式。南京市鼓楼区华侨路街道以公民社区建设为口号,逐步形成了以区域化党建为核心,以党内协商合作带动社区协商合作的治理格局——建立了党建联席会和公民社区建设协会相统一的组织体系。党组织的功能形式在这个组织体系中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其社会功能日益突出,行使国家权力的功能形式日益减少,而且往往以辅助社会功能的实现为目的。同时区域化党建弥补了当前社会自治能力不足的缺陷,不同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因党组织的关系联合到一起,促成了多元主体间的协商合作。  相似文献   
35.
加强对新社会阶层的正确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喜发  刘玉东 《群众》2008,(5):55-56
在改革开放近30年的进程中,新社会阶层逐步以其独立的主体进入人们的视野。新社会阶层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等”。他们在社会阶层分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利益诉求,因此正确认识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阶层分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影响,积极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6.
社区作为公权与私权交汇的共同体承载着特定的社会功能,形成具有开放、自主和协同等特性的系统结构。社区中不同组织获取和利用资源的能力是社区治理系统出现体制变化的根本原因,外部环境也因此成为社区体制选择的条件。依据社区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抽象地概括社区治理中各类组织和组织关系,建立系统模型,可以把影响社区治理的各种因素作为考量系统关系的变量纳入一个整体,这种分析框架不仅是说明性的,也是应用性的,有利于从整体上解读社区系统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37.
从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的关系来看,党组织的发展是一个扎根于国家治理体系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凭借组织优势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枢纽和治理能力的核心力量,为国家治理注入价值共识和文化基因,从而形成以党组织的发展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同时这个发展路径又呈现出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国家治理条件的变化也会反馈到党内,要求党组织的功能建设聚焦到领导国家治理的能力建设上来,由此形成了党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任何调整,都要适应国家治理需要的路径特征。  相似文献   
38.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革命建设的基本经验之一,早已成为四项基本原则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被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也不能例外.  相似文献   
39.
刘玉东 《理论导刊》2018,(11):27-33
党委、政府与社会在国家治理结构中的定位,主要是指在治理体系结构中的组织定位和在治理能力结构中的职能定位。不同主体各有其基本的组织形式与职能任务,党委是联系各方成为统一体系的组织枢纽,履行领导各方的政治职能;政府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国家行政机构,履行配置公共资源、管理公共事务的行政职能;社会主体是提供多样性服务的自主成员,履行协同党委政府开展治理活动的职能。国家治理体制改革就是要设定组织与职能建设的新规范,优化治理结构的具体形式,从而有效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40.
胡锦涛总书记在3月4日看望出席奎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并参加讨论时。发表了关于“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带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已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八荣八耻”的讲话。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了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与研究,本刊约请了校内外的一些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初步的研讨,现将研讨成果在本刊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