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世界政治   8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党的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密切相关,现代革命需要现代政党来领导;领导国家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政党,必须是一个现代化政党。从历史发展看,是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试错法也证明了共产党能够救中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现代国家意识觉醒、民族独立、主权独立呼唤现代政党的产物;新中国成立,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改造,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以前,党建国家、党治国家,以党的建设、党的领导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是我国政党建设与国家建设的突出特点。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建设与国家建设呈现出良性互动关系。当前乃至将来一段时间,党的建设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从而进一步实现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2.
改革开放40年,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40年,也是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40年。概括说来,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必须全面从严治党;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面临的形势越严峻、任务越繁重,越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越要坚持、改善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可谓改革开放40年党的建设最为根本的经验。新时代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坚持从严治党、科学治党与党内民主的有机统一,着力强调增强管党治党的系统性、协同性、预见性、创造性、科学性、实效性,将党的政治路线与党的建设主线有机统一起来,着力改进党的建设模式与方式,不断提高党建质量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23.
党风问题关系党的执政成败与生死存亡,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始终是执政党工作作风建设的核心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事关党的生死存亡"高度出发,严整"四风",成效显著,成为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的最为亮丽的风景线。充分正视作风问题的顽固性与反复性、以"钉钉子精神"驰而不息地推进作风建设、从党性高度全面思考与部署作风建设,彰显了习近平党的作风建设思想的精神特质与思想品格;紧紧围绕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顶层设计与总体思路,着力强调公私分明、划清党员干部行为底线,以"四风"为重点、以从严治吏为关键层层推进作风建设,坚持纪在法前、正风肃纪合力推进作风建设标本兼治,认真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致力于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是习近平党的作风建设思想的实践方略与十八大以来党的作风建设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24.
刘红凛 《人民论坛》2022,(21):42-47
明确什么是“大党独有难题”,要从世界政党百年沉浮、大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中汲取智慧,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寻找答案。从百年来世界大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看,决定民心向背的主要因素,除了政党意识形态之外,主要在于经济发展与执政绩效问题、利益集团与贫富分化问题、权力腐败与政治腐败问题、政党官僚化与僵化保守问题、党内团结与政党分裂问题、颠覆性错误与改革失败问题等。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大党独有难题”的核心问题,即如何防止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问题。有效破解这一难题,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25.
不宜简单提“党的领导法制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以后,有些理论工作者提出了“党的领导法制化”的观点。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有明显的缺陷。它没有准确把握法制化和党的领导的科学内涵,忽视了党的领导的特点,将与国家政权相伴存的法制概念生硬地套用于党的领导范畴之中。这不但容易在理论上引起混乱,而且在实践中也不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一、法制化的涵义法制化的内涵主要集中在“法制”一词上,“化”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法制的涵义大体上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即静态意义上的法律和制度,或简称法律制度;动态意义上的法律,指立法…  相似文献   
26.
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在党的领导活动中始终坚持“三个代表”;改善党的领导就要以“三个代表”为指针,把党的先进性充分体现在领导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27.
人格激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人格激励是指教育者通过自身的以身作则,模范带头作用来激发被教育者的热情,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发挥其潜能使其思想和行为朝着教育者所期望的人格发展目标努力从而达到预期教育目的的过程。当代的大学生人格日趋独立,阅历日趋丰富,思辨能力日渐提高。恰当运用人格激励机制,是培养跨世纪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党的作风建设的制度与机制尚存在不少问题。新时期建立健全党的作风建设常态机制,必须正确认识党的作风问题的主观与客观根源,对症下药;党员干部必须自觉加强思想、理论、道德、纪律、政治等党性修养;必须建立与完善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的制度与机制,因为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是党风建设的关键;必须从严治党,建立与完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为此,必须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改革与完善领导体制、领导方式,建立完善与作风建设相关的体制机制,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选人用人机制、决策机制、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与简政放权。  相似文献   
29.
实现党性教育科学化要求不断深化对党性的认识,深刻把握先进性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所在。党性具有时代性,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体现为在不同历史时期党面临的政治形势与任务不同,党性的时代要求、内容不同,党性修养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党性的实践性,体现为党性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实践成果来检验;党性的价值性,体现为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30.
经济负担成为困扰学生上大学的突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落实好国家教委提出实行的三项制度:即贷学金制度、奖学金制度和勤工助学制度,其重点应该是落实好勤工助学制度。 高校应改变教育管理与服务模式,变他人服务为学生自我服务,减少各类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如食堂、公寓、教学楼、办公楼、各类服务店、娱乐场所的临时工,由勤工助学的学生代劳,这既可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