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用2006~2007年从现地采集的疑似感染鸡马立克病(MD)鸡羽髓分别接种鸭胚成纤维细胞(DEF),蚀斑克隆纯化后,随机选1个单克隆,再接种DEF增殖,获得9株适应DEF的鸡马立克病病毒(MDV)野毒株,分别命名为ZY、FY、SY、YC、CZ、MS、CGZ、QQHE和DH.应用PCR技术分别扩增这9株MDV的132 bp重复序列(132 bpr),发现这9株132 bpr均为2个拷贝,符合致病型MDV的特点.从分离的9株MDV中选择5株,人工感染7日龄SPF白来航鸡.试验鸡表现精神萎靡,被毛凌乱,个体瘦小;60d后剖杀,大多可见内脏肿瘤;SY、FY、QQHE 3株的MD临床阳性率达100%.  相似文献   
22.
乡镇企业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但其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山西省乡镇企业发展存在着内、外因两种制约因素。应积极探索和倡导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强化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综合治理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3.
转型时期的政治焦虑突出表现在政治迷失感、群体极化趋势、隐蔽式"暴力"寻租,而基于政治人格的政治盔甲以及政治生态的解构、对虚拟政治的不适和政治紧张则是政治焦虑的导源体。构建合理的政治参与秩序、疏通多样的政治流通渠道、科学调适政治心理、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是消弭政治焦虑、形成政治幸福指数的关键。  相似文献   
24.
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思想,包括十八大报告中"建成小康社会"及"四化同步"的新论断,都是在克服及反对错误的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上,对经典作家现代化思想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一、社会现代化思想是经典作家的重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多次使用了  相似文献   
25.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模式可以分成四个象限,对应于四种不同的传播模式,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的部门式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等级森严式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临时体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竞争导向式传播。这使得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全息图具有鲜明的中国色彩,并隐含了不同的传播效率。  相似文献   
26.
从开智启蒙、身份定位、引领召聚、直至任务设置,“共意”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的逻辑进程,它不但将中共的“生存型”社会管理推进至“发展型”社会管理,而且剔除了交换逻辑等“异意”的不当干扰,成为中共社会管理的思想逻辑支点.凝聚在核心价值的旗帜下、树立“大格局”的共识、形成群众工作的方向感、确立虚拟社会的秩序化,是中共创新“共意”建构方式,推进社会管理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27.
传统财产创造模式,在打破平均主义弊端、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其内在弊病日益显露并成为我国经济继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鉴此,保障我国财产总量持续快速增加、注重财产的价值归宿、实现新兴财产与社会良性互动,构建以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内核的以人为本的社会财产创造模式迫在眉睫。构建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相适应的以人为本的财产创造模式,应当从完善法治型市场经济和政府宏观调控两个主要环节着手。  相似文献   
28.
65年前,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中提出了党性修养的"三不一真"原则,对加强党的建设和统一党的领导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党性不纯是违背"三不一真"根本要求的,我们要深究其因,医治其病灶。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实现"三不一真"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9.
建立融入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之中,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方面,它强调灵活性和主动性;形成驾驭机制,提高党和政府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掌控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长效机制的保障性因素,它强调战略性和原则性。融入机制与驾驭机制的辩证统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长效机制的本质性要求。  相似文献   
30.
通过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加强德育工作的新举措,如何有效地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德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结合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从加强领导、扩大宣传、充实内容等方面促进网络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