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作为政治发展的主体,作为最大的公共权力行使者和公共权威的所有者,其发展必将对民族自治地方发展起着支撑与规制作用,它的发展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的科学论断 ,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系是相当紧密的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出发点 ,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目的和必然归宿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3.
近代契约论的逻辑起点是前政治的自然状态,并以此作为审视和建构政治社会的前提。人们订立契约,放弃“自然人”过渡为“公民”,并将自己的“自然权利”让渡给共同体,从而确立政治权力和公民权利;政治权力的正当性来源于共同体成员的委托,并受到契约宗旨的约束;公民的政治义务也是因自愿的契约而成为必然。这种政治权利和义务的观念与自然法观念密不可分。契约论政治论证方式的意义在于它确立了个人对国家的主体地位,为近代主权国家、宪政国家理念铺平了道路;其缺点是无法协调好社会正义原则和个人自主性之间的张力,用工具理性的计算遮蔽了社会生活的丰富内容和道德情感价值。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权力的获得、维持与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权力的获得或渊源主要来自于中央政府的派生,同时也来自于国家法律的授予,还来自于地方民众.维持地方政府权力相对稳定的方式主要有宪法性维持、法律性维持、体制性维持和文化性维持.从政府发展过程来看,中国地方政府权力走过了不断伸缩变化的复杂历程.地方政府权力的变动,既有经济结构的变迁与政府职能的弛张这一基本动因,也有社会资源分配方式和分配份额的调整与阶级、阶层力量对比的变化这一重要动因,还有宪法结构的调整和体制文化的变化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