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法官在循环往复的思维考察过程中,既需要借助于实务经验,也需要运用法律推理技术,这种往返流转过程必须以客观的法律事实与实体法上的法律规范为依据和前提来进行。法律推理所关心的重要问题表现为由法律文本所体现的规范层面转向法律施行的实践层面,并且根据法律目的将规范适用于特定法律事实。判断一个法律事实是否符合法定的构成要件始终不是简单通过逻辑推论的涵摄就能实现的,法官在此过程中必须寻求最密切联系规则,使得法律事实与法律规范之间形成有效的链接,用法律方法论确立法律推理的前提,以便解决判决的合法性问题,由此确立法律推理对法治的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侦查假说的时间层次、空间层次和人物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实践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案件的侦破。侦查假说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整个侦查工作的成败。侦查实践必须围绕侦查假说展开推理和论证。在时间过程、空间变换和人物层次之间进行综合考量构建侦查假说,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有关于犯罪的性质、动机、过程、手段、嫌疑人特征的假说体系,为服务侦查工作。  相似文献   
13.
印大双 《人民论坛》2012,(20):94-95
在法律推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规范与事实的交互流转。适用法律规范作为解决法律冲突的逻辑起点,事实问题是法律推理的小前提和进行裁判活动的逻辑中介。法律推理体系构建在面对正义、自由、平等、秩序这些伦理命题时应考量其背后掩盖的真实利益冲突,必须关注对法律的目的或价值的重构,使法律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功能。  相似文献   
14.
类比推理是人类认知的核心能力之一,类比推理作为平行型思维方式,突破了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只在同质同类的一般与个别之间运用的局限,借助同构对应关系,在不同质的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建立起特殊的推理关系,其探索性价值充分体现于纵向层次的认知推理和横向领域的知识转移。类比理论研究建立在事物多样性统一和普遍联系基础之上,涵摄类比推理规则与模式、类比推理机制缺陷与校正,在此基础上引入现代类比推理关于定量类比推理、综合类比推理和模拟类比推理的概念。事物层次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类比理论研究涉及知识增殖与评价空间拓展,需在时间过程、空间变换与事物之间综合考量,形成理性上的审慎和技术上的严格。  相似文献   
15.
法律推理探寻解决法律问题的最佳路径,承载着对社会价值和社会现实的关注。法律推理体系涵摄法律事实、法律规范与法律价值,始终存在着事实与规范的有效链接。适用法律规范作为解决法律冲突的逻辑起点,事实问题是法律推理的小前提和进行裁判活动的逻辑中介。法律推理运作在面对正义、自由、平等、秩序等伦理命题时,应体现逻辑性、程序性、中立性和公示性。  相似文献   
16.
假言推理,即以假言判断为大前提并根据假言判断前后件之间关系所进行推演的一种推理,诸如在英国警方对伊丽莎白案件的侦查过程中,对于认定案件性质、查清案件情况、拟定作案人和排除犯罪人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要注意区别假言判断的不同联项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特别是要注意防止随意使用假言判断的联项。  相似文献   
17.
并案侦查是对付流窜性、跨区域性、职业性和暴力性犯罪的有效手段,是打击惯犯、累犯和流窜作案的一种强有力的侦查措施。通过对作案时间、作案地点、作案手段、作案工具、痕迹、物证、犯罪语言、案件性质、作案人数、作案人体貌特征、侵犯客体等条件并案,实现侦查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侦查信息的动态沟通。在此基础上,重点关注罪犯作案的连续性、犯罪特征的稳定性和犯罪行为的习惯性,最大限度地将原本分散于个案的犯罪痕迹和物证等犯罪信息集中起来,使现有证据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相互支撑,改变单独侦查、各自为战的侦查格局。并案侦查有利于查明案件真相,提高诉讼效率,加快破案步伐,准确打击犯罪,实现侦查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法律思维及意义。警察法律思维的特性。在法治实践过程中培养警察法律思维。  相似文献   
19.
阐述刑事诉讼实践中关于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中常出现的问题 ,并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用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等方法 ,进行剖析 ,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结合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法制的具体情况 ,在依法治国方针的指导下 ,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并对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探索 ,提出相应的对策 ,籍以提高我国社会主义法制水平 ,促进社会主义法制走向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20.
合情推理是将知识或经验概括简约化的过程,涉及知识增殖、评价能力和职业经历。合情推理模式是或然性的,通过寻找证据、特征扩展与归宿选择等方法,确定解释多样性与合理性。事物层次具有多样性,建构合情推理,需对该体系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找出相互间的异同,在时间过程、空间变换和人物层次之间进行综合考量,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关于犯罪的性质、动机、过程、手段、嫌疑人特征的合情推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