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范硕等著《叶剑英传》说,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指使部下发动叛乱,“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孙中山的秘书林直勉和参谋林树巍不顾一切,强架着孙中山,走出越秀楼,冲出叛军的包围,向长堤天字码头奔去。”时任海军陆战队营长的“叶剑英随陈策在码头上迎接孙中山,接着护送孙中山乘小艇登上了停泊在江中的‘宝璧’舰。这是一艘内河浅水军舰,武器装备较差,攻防能力较弱。孙中山于是转登‘永翔’舰,后又改乘‘水丰’舰”。研究叶剑英的几种著述如《叶剑英光辉的一生》、《历史转折关头的叶剑英》、《叶剑英在广东的实践与理论》等及七集电视专题片《共和国元帅叶剑英》都持此说。  相似文献   
22.
关于孙中山与台湾关系几个问题的评价纪念孙中山诞辰130周年左双文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为中国的富强和统一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对台湾问题,他也给予了一定关注,并几次路过台湾,本文拟就他与台湾关系的几个问题略作述论,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先驱。一...  相似文献   
23.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系统总结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了从那段悲壮的历史中汲取伟大的精神力量和深刻的智慧启迪,更好地把握今天的生活和未来的方向,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与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于2005年7月17至19日在惠州罗浮山举行"抗日战争胜利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术座谈会。应邀参加会议的有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同志林若(原中共广东省委书记)、郑群(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部长)、陈达明(原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杨奇(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秘书长)、赵元浩、钟莹等同志,以及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邓洪军和专家学者近30人。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就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本期编发的一组短文,反映了与会者对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所作的另一层面和视角的解读。  相似文献   
24.
中国共产党对抗战时期的孙科评价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对抗战时期孙科的评价,史学界一直少有直接、正面的专门论述,偶尔涉及,也多是一带而过。那么,在抗日战争时期,孙科的政治立场究竟如何?在国民党抗战派、顽固派、投降派等派别中,他属于什么派?这里想先引1940年9月10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时局趋向的指示》中的一段话。在这个指示中,中共中央认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以孙科、冯玉祥、李济琛、于右任、陈嘉庚、陈光甫、黄炎培……等为代表,这个阶层至今基本上还没有政权,还是我党较好的同盟者”,是“要求亲苏和共与政治改良”①的一派。从抗战时期的有关史实来看,应当说,这个评…  相似文献   
25.
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20世纪影响和决定中国人命运的最重要的学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南。因此,这一学说在中国传播、发展的历史,理所当然受到学术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对其中许多问题,如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最初传播、马克思主义同各种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流派的论争、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理论、关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于毛泽东思想、关于邓小平同志的思想等等,都有许多深入和富有成就的研究,发表了一大批有较高学术水准的论著。但让人遗憾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没有一部对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进行系统整理和总结的著作问世,最近,《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纲》一书的出版,才结束了这一状况。  相似文献   
26.
台胞抗日复台活动在广东左双文广东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省份之一,早期台湾同胞主要是闽粤两省移民,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前后,台湾人口615万,其中闽粤籍同胞570万。自1895年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台胞为反抗日本的殖民统治,进行了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  相似文献   
27.
美国知识产权滥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美国是以判例法为主的国家。知识产权权利滥用理论的出现和发展也是以司法判例尤其是关于专利权的判例为基础,专利权滥用最有名的判例是莫顿食盐案。①美国最高联邦法院明确支持滥用抗辩,此案也是第一个专利权滥用判决,而且确立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抗辨。其次是镭射梳案,②此案涉及到版权滥用。依判例法逻辑推理,在商标权领域,滥用抗辨也具有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28.
笔者日前在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查阅朱家骅档案时,发现了若干封朱家骅与在四川江津聊度晚年的陈独秀的往来信函,全是为在经济上接济陈独秀的事,朱的去信多,陈的回信只有1封,并牵涉到国民党的一位重要  相似文献   
29.
现在看来,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上,一共可能有三次机会收复被外国根据不平等条约割占的领土:即1945年收复台湾、1997年收复香港和1999年收复澳门。前一次是国民党统治的国民政府时期,后两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收复香港现已完成,将之与...  相似文献   
30.
孙中山广州蒙难时先上何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叶剑英传》在“护卫大总统脱险”一节中说,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指使部下发动叛乱,“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孙中山的秘书林植勉和参谋林树巍不顾一切,强架着孙中山,……向长堤天字码头奔去”。时任海军陆战队营长的“叶剑英随陈策在码头上迎接孙中山,接着护送孙中山乘小艇登上停泊在江中的‘宝壁’舰”,后转登永丰舰。与叶剑英有关的几种传记及lops年8月4日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七集电视专题片《共和国元帅叶剑英》都持此说。但笔者认为,此说经不起推敲,孙中山最初上的是楚豫舰,而非宝壁舰。陈锡棋等19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