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人民警察执法权益遭受侵害原因及其保障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警察在执法活动中的合法权益屡遭侵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社会转型期利益冲突的加剧,警察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舆论宣传的偏差,非警务活动的影响,警力不够,警用防护装备落后,警察防护意识差,处警能力不足,个别民警素质低下,造成警民对立。保障警察执法权益的策略有:构筑和谐的警民关系,改善警用装备,完善法制,提高警察战术水平。  相似文献   
12.
叶晓川  曹飞 《河北法学》2012,(10):153-158
警察任务在警察法治化构建过程当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2条有关警察任务的规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明显过于宽泛,又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引起众多对于警察职责职权方面的争议,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造成警察在执法中进退两难的境地。警察任务如何执行,既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秩序健全,更影响到国家在法治化建设进程中如何适当脱离"人治",入轨"法治"的转型。对此,需要通过对当前我国警察任务相关规定的拆解,分析时下警察任务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找到问题的根源,结合法治化进程明确警察任务的规范化途径。  相似文献   
13.
叶晓川 《民主》2012,(5):24-26
何谓清洁生产一提到"清洁生产",人们就会联想到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的确,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1979年4月欧洲共同体理事会宣布推行清洁生产政策。同年11月,在日内瓦举行的"在环境领域内进行合作的全欧高级会议",通过了《关于少废无废工艺和废物利用的宣言》。  相似文献   
14.
叶晓川 《民主》2012,(2):25-28
一、从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说起 张海超.河南省新密市刘寨镇老寨村村民.2004年8月至2007年10月在郑州振东耐磨有限公司打工。做过杂工、破碎工,工作中接触到大量粉尘。2007年8月,他感觉身体不适,还有咳嗽、胸闷症状,一开始以感冒治疗,但是,久治未愈。  相似文献   
15.
叶晓川  李建波 《河北法学》2007,25(10):147-150
清代的科举立法是中国封建科举立法的集大成者.清代科举立法体现了一定的和谐精神,如追求社会阶层和谐、民族团结、地域平衡等.  相似文献   
16.
由中共中央颁布实施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是党中央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根本性举措。当前反腐败面临的重重困难,迫切需要有反腐败专门法律和法律体系的支持。《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廉政立法进程,研究制定反腐败方面的专门法律”。这一要求,给我们发出了明确的信号,表明党中央已把制定反腐败方面的专门法律的立法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那么,究竟如何立法,立什么样…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惩贪立法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中华法制文明早熟性和广博性的重要体现。中国传统惩贪立法具有一准乎礼、从严惩处、轻处“公罪”、重处“私罪”、制裁措施多样化等特点,当代中国刑法典惩贪立法应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18.
罗斯科.庞德在其《法律史解释》中,运用方法为我们解释了法律,并提出了"社会工程学解释"的知识增量。通过对其知识增量的解读,可以发现并不存在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去应对和解释不断变化中的社会。任何一时期的法律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消亡的必然性,法律也正是在这种不断的流动中得到永恒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鬼神观是中国传统法文化中核心观念之一。鬼神观与中国传统立法文化、司法文化、法律思维以及法学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甚至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法文化的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司法实践中高空抛物罪的相关判决书的实证分析,发现本罪的司法认定中主要存在“犯罪客体认识不一”“故意对象界定不清”以及“情节严重认定较为混乱”三方面的问题。高空抛物罪的犯罪客体应定位为“社会公共秩序的扰乱”,以此作为与其他罪名相区分的标准;本罪犯罪故意的对象既不是抛物行为本身,亦非可能导致的具体后果,而是对行为可能扰乱公共秩序的认识;对于本罪的情节严重,应根据司法实践的有效经验提炼裁判规则,综合“抛掷高度”“物品种类”“抛掷次数”“抛掷环境”“抛掷时间”“危害后果”等各项因素予以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