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7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失去社会公正,必然对社会发展产生有害的负面的影响。它意味着社会基本制度的畸形安排,市场经济基本准则的破坏,发展活力的丧失,民主化进程的延缓或扭曲,社会安全程度的降低。中国社会目前存在着不公正现象,为保证社会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必须阻止天平倾斜。  相似文献   
12.
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曾在较长历史时期内充当了我国理论界和民众生活的某种语境,对我国的政治社会生活产生过极大的影响。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从属于阶级斗争理论,本身存在对社会人群划分标准片面单一、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的缺陷,若以此理论指导社会生活,则容易人为增加社会争斗、造成不平等和歧视现象。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新形势的要求,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应当让位于公平正义理论。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中国社会当中越来越深入人心,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健康推进产生越来越重要的积极影响.不过,应当看到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实际上有三层含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公正的基本价值取向及立足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正的基本价值取向应是:让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拥有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因此,社会公正应当是以维护每一个社会成员或是社会群体的合理利益为基本出发点,而不一定要刻意地站在哪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的立场上来制定带有整体性的社会经济政策和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15.
小测验     
吴忠民 《当代贵州》2009,(14):55-55
民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理解是不一样的。具体说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民众基本生存的底线问题。一个人要有尊严地活下去是有一个基本底线的,这就涉及到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基础性公共卫生等等问题;二是民众基本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问题,因为人不仅要有尊严地活下去.而且还要有机会和有能力活下去,这就涉及到充分就业、必要的职业培训问题等等;三是较高层面的民生问题,也就是更高层的社会福利问题,比如未来公立大学应该实行全部免费教育,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公正思想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忠民 《理论前沿》2002,3(17):18-20
邓小平的公正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公正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于公正所赖以存在的前提亦即民众最基本的生存底线的分析;对于机会平等原则的论述;对于按劳分配原则的阐述;有关一次分配后的再调剂、防止两极分化的论述。邓小平的公正观对于健康、有效地推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前,应当对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出现的原因、功能、程度及其演化前景作出科学合理的基本判断,矫正人们有关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存在的一些重要误判。这些误判分别是:从原因的角度看,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大量出现这一现象本可避免;从功能的角度看,社会矛盾对中国发展有害无利,或弊大于利,主要是起着一种负面的作用;从严重性程度的角度看,如今中国的社会矛盾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从未来演化前景的角度看,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已经固化,其困局难以破解。这些误判如若不予以矫正,人们就无法有效地应对、化解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8.
清晰界定社会矛盾概念十分重要。并非社会上所有的矛盾现象都是"社会矛盾"。人们对社会矛盾的理解有宏观层面、中观层面以及微观层面之分。只有中观层面的社会矛盾概念,才具有恰当有效的解释力。只有中观层面的社会矛盾,才是社会矛盾理论所要研究的基本内容。在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各种矛盾现象中,只有同时符合了三个条件——源自社会阶层结构层面上的问题、存在着在利益或其他重要方面进行互动或交往的相关方、相关方之间的互动行为表现出一致和不一致的双重性的矛盾,才是中观层面上的社会矛盾。另外,社会矛盾概念与社会冲突、社会运动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9.
第一,从改革发展具体进程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改革已经结束了初创的阶段,而进入到一个依靠社会公正的规则进行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的新阶段。在中国的现阶段,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如果说改革的初期是以“破除旧体制”为主的话,那么,现在的改革则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如果说中国改革初期得益于某种意义上的“无序”的话,那么,中国现阶段的改革离不开“有序”;如果说改革的初期是以“启动”为主的话,那么,现在的改革则是以“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为主。中国现阶段的初次分配领域和再分配领域之所以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主要原因便是…  相似文献   
20.
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公正对待老年人问题逐渐凸显。这一问题如果解决不好的话,那么整个社会的公正便不可能实现,发展也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失去了意义,而且,还会造成诸多的离心因素,降低社会信任和合作的程度,使社会稳定受到很大的影响。从历史延续的角度来看,这一问题极具象征性的意义:老年人今天的状况就是中青年明天的状况,我们今天如何对待老年人,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明天我们将受到怎样的对待。一、过度透支的老年人现在的老年人大都是在1966年以前参加工作的一批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与国家进行初步建设的时期。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