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吴怀中 《外交评论》2014,(3):83-106
2012年9月以来,随着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升温及僵持,两国之间爆发了持续的国际舆论斗争。日本根据形势调整对策,开始力促以国际舆论动员为核心的公共外交活动,意图在领土问题上形成对中国的话语主导权及软实力优势。日本对策转换由短期策略、长期博弈、宏观战略的三个需求共同促成。为有效推动国际舆论动员,日本还在构建政治统筹、官僚负责、官民协同的机制基础上,以"西化站位"优势构建传播策略与话语体系。在进行舆论动员时,日本以外交与媒体为两大路径,在具体方法上则呈现利用国际多边场合演说、政治游说及公关行动、西方主流媒体、网络和动漫等新媒体、驻外机构现场公关的多维立体特征。由于缺失正义和公理,日本的国际舆论动员及外宣攻势难以左右大局,但其某些具体做法以及所产生的国际影响,仍需中方关注并加以切实应对。  相似文献   
12.
吴怀中 《当代世界》2013,(12):40-43
2013年10月3日,安倍自民党联合政权成立后的首次日美"2+2"会议在东京举行,日方外相岸田文雄及防相小野寺五典、美方国务卿克里和国防部长哈格尔出席了会议,这也是日美两国外交及防务负责人首次齐聚日本召开此种会议。会议以应对所谓的21世纪"新的威胁"为口号,声言要"基于日益严峻的亚太安全环境"和"日本周边安全环境","协商中长期的日美安全合作和驻日美军整编等议题",  相似文献   
13.
吴怀中 《党政论坛》2013,(24):36-37
最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黎安友和兰德公司的施道安发表了这样的观点。他们合作的文章《作为安全战略的全球化:“中国模式”的权力和脆弱性》发表在最新一期的《政治科学季刊》(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相似文献   
14.
从《防卫白皮书》看日本对华安全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世界各国的官方出版物中,日本<防卫白皮书>被认为是对中国国防关注最多的系列文件.白皮书中公布的部分资料是目前系统研究日本对华安全政策的重要参考资料,根据对这些资料的研判,可以了解日本政府在各个重要时期在对华安全问题上的认识特征,并从总体上把握其对华政策的演变轨迹.即日本的安全政策从在冷战时期的反华到中日复交后的联华制苏;再到冷战后的对华疑虑观望,关注戒备;最后发展到21世纪初的防范明确化.  相似文献   
15.
16.
正一年多来,安倍内阁的外交活动绕着中国走却始终针对中国,欲借此种外交行为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与中国的较量,增加对华的博弈筹码及战略优势。精彩导读安倍声称,日本已做好了在亚洲制衡中国的准备。日本长期性的大战略,是试图以体系制衡和结构压迫的形式来全面应对中国的崛起。对日工作已经是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综合性课题,是系统对系统的竞争、运筹对运筹的比拼。  相似文献   
17.
吴怀中 《求知》2012,(3):46-46
2011年12月28日,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日本在安全防卫领域又取得了一项长期寻求的重要突破。野田政权在经过内阁安全保障会议讨论通过后,以官房长官谈话的形式大幅修改并放宽了"武器出口三原则"的相关规定。本次的修改和放宽措施,其实质性内容有两点,一是放宽对武器和关联技术出口的限制,使日本可以参加各种武器装备的国际共同研发和生产;二是当武器用途为"和平贡献"及"人道目的"时,日本可以出口相关的武器装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