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对近年来学界有关列宁的三个争议问题进行探讨和澄清:关于十月革命的发动与所谓列宁是德国奸细的问题,关于1987年中文版《列宁全集》中对列宁生前最后评价斯大林的一段译文释义问题以及关于列宁在《论合作社》中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的改变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新帝国主义”论产生背景及其主要观点在科索沃事件后,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在一次演说中,曾经以历史上的罗马帝国、蒙古帝国、大英帝国等为例,声称为了“神圣的国家利益”,美国“将成为人类最后惟一的帝国”。2002年4月7日,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外交顾问罗伯特·库柏在《观察家》上发表《后现代国家》一文,系统论证了“新帝国主义”论;同年美国3—4月号的《外交事务》发表塞巴斯蒂安·马拉比“不得不帝国主义”一文,再次鼓吹实施帝国主义政策。《纽约时报》等有影响的报纸相继刊登这方面文章,通过美国报道检索,仅仅两个月涉及到“美国和帝国”这个关键词的报道多达300多条。“新帝国主义”论盛行一时,在国际上颇具影响。“新帝国主义”论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新版历史教师参考书对苏联历史的新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2007年出版的历史书<俄罗斯现代史1917~2006年>是苏联解体后,经过国家权威部门认定的第一本历史教师教学参考书.它对于苏联历史和苏联历史人物具有了与戈尔巴乔夫时期不同的评价,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西方认为这是普京重新评价苏联历史和斯大林,是"从民主体制的倒退".该书否定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在于苏联社会主义体制或日苏联模式已经丧失了发展的潜力.该书充分肯定了斯大林领导卫国战争取得胜利和实现工业化和文化革命的巨大功绩,肯定了斯大林民族政策正确的一面,因而称"斯大林被视为苏联最成功的领导人";但也没有回避斯大林和斯大林时期的问题,如,轻工业的恢复落后于重工业,农业的落后面貌没有大的改善,巨大的成就是通过极大压制民众所取得的.该书明确指出,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执政者应当对苏联解体承担主要责任.认为"苏联解体并没有命中注定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总结苏联解体的教训,其根源可追溯到苏联70多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邓小平同志无疑属于那些最具权威论述苏联经验教训的人之一。正如他所说,他熟悉我们曾按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从开头到现在的历史,对于许多重大事件的历史过程都比较了解”。他是当年那场与苏共争论的“当事人之一”,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俄罗斯新出版历史教学参考书《俄罗斯现代史1945—2006年》,2008年8月,再次出版新历史教学参考书《俄罗斯历史1900—1945年》。这两本书的出版有俄罗斯官方背景、有俄学术界权威机构认可,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近年来俄罗斯民众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新观点。苏联解  相似文献   
16.
笔者曾发表《俄罗斯重评斯大林》和《还历史公正——俄罗斯对全盘否定苏联历史的反思》等文章,反映当前俄罗斯学术和社会思潮动态,引起社会较大反响。也有不同看法:认为目前在俄罗斯根本不存在对斯大林的“重评”思潮,当然也不存在对苏联历史的重新评价。其实,俄罗斯对苏联历史  相似文献   
17.
18.
委员会成立的目的及其任务 2009年5月19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549号命令,成立<与篡改历史损害俄罗斯利益的企图作斗争的总统直属委员会>.根据总统令,成立这个委员会的目的是:协调共和国各个机构、各国家政权机关、各联邦主体机构及俄罗斯联邦各个组织,共同开展与篡改俄罗斯历史、损害俄罗斯利益的企图作斗争.委员会直属俄罗斯总统管辖,其成员由俄罗斯总统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