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1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年来,青年本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不少同行已对青年的整体本质——而非青年某一方面的本质进行了抽象思维,作出了各自不同的青年本质的规定。迄今为止,具有代表性的青年本质规定有这么几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青年是智力机能高度发展,参与意向强烈而社会化正趋于完成的具有统计意义的群体”(参见《青年研究》1987年第5期)。  相似文献   
12.
青年夫妻角色心理的双重结构,是指传统夫妻角色心理与现代夫妻角色心理同时并存于夫妻心里世界内部的二元心理状态。它是社会文化变迁所导致的夫妻角色转型——从传统夫妻角色变为现代夫妻角色过程中所出现的特有过渡现象。双重结构现象的出现,带来了传统夫妻角色的认同危机,从而加大了夫妻心理整合的难度,给传统的超稳定型婚姻带来了莫大的冲击和阵痛。因此,研究夫妻角色心理双重结构产生的根源,摆脱旧的传统夫妻角色的认同危机,寻求新的夫妻角色认同,对于夫妻的心态平衡、心理整合及婚姻和谐与稳定都有现实意义。一、社会文化的双轨运行是产生夫妻角色心理双重结构的根源所谓“夫妻角色心理”,其实质是一定历史时期,一定社会形态的社会“婚姻文化”在  相似文献   
13.
本期选登的为《青年学》第十一章中的第一节。  相似文献   
14.
一 理论分析框架 90年代以来,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1978年至今)的青年发展进行理论研究成为青年研究的一大热点。由单光鼐、陆建华主编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在掌握80年代至90代初期中国青年发展的大量实证材料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有关中国青年发展的理论,即“偏离与吸纳理论”。1994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12个省(直辖市)、100多个市(县)对10000多名青年所做的《中国青年发展状况调查》,就青年在政治心态与社会  相似文献   
15.
跨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在经历一场短时期的兴奋、激动和自我陶醉的情感愉悦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因主客体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系列心理矛盾。这些矛盾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引起心理冲突,从而,影响其正常的认知、情感和态度,防碍正常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6.
今日欧洲青年的形象如何? 有一份统计材料指出,当今欧洲的青年存在着相当严重的不安情绪.在整个欧洲,尤其是德国和英国,有关青年破坏行为和示威活动的报道很多.1981年,德国警察逮捕了1590名青年示威者,他们造成五百多万元的经济损失.英国的一些年轻人甚至更为堕落,他们把一腔愤恨发泄在西印地安人、巴基斯坦人和亚洲血统的人身上,而对他们进行肉体上的攻击,包括寻衅闹事和破坏行为.这种不安的情绪部分地是由于25岁以下的欧洲青年有40%的  相似文献   
17.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一部分青年农民依靠科学技术和辛勤劳动先富了起来。那么,青年农民致富后有些什么变化?与过去相比有何新的特点?下面,我根据1985年11月对河北省满城县几个富裕村(南马、东马、北庄、南陵山、北陵山)100名青年所作的抽样调查情况,谈点浅见。一、政治冷漠感趋于弱化,关心改革,要求入党入团,愿意当干部的青年越来越多众所周知,文革时期农村推行的“一大二公”,“穷过渡”,以及吃“大锅饭”等许多“左”的做法,极大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严重地阻碍了生产的发展,使广大农民深受其害。即使是身强力壮的青  相似文献   
18.
本文力图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于1992—1993所做的一项全国性的大型抽样调查(在全国7省市调查了近4000名14—34岁青年)资料,对转型社会中国青年人格价值取向的变动做些实证性的分析。 一、青年人格价值取向的结构 (一)青年人格价值取向的“四维结构” 为了探寻社会转型时期青年人格价值取向的变化,笔者设计了19种人格特质,并将他们分别放置于5度量表上,让青年对他们进行打分,5分表示“非常喜欢”,4分表示“比较喜  相似文献   
19.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研究所于1989年3月开始,历时半年多,对全国一些省市的青年文化取向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采取问卷形式,样本设计为3000份,收回有效问卷2500份.取样分别来自内地的吉林省、四川省和安徽淮北矿务局,开放地区取自广东省的广州市、珠海市和深圳市.这次调查,是同广东省团校、淮北矿务局团委、吉林省团校及四川省团校联合进行的.本刊将分专题陆续发表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20.
研究发现,大学生对民主特征的看法包括共同的民主特征、中国的民主特征和西方的民主特征三个维度;西方的民主观包括自由民主、参与民主和多元民主三个维度。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大学生认同度最高的是共同民主特征,其次是中国的民主特征,对西方民主更认同的是参与民主。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对大学生民主看法影响较大的因素有性别、专业、年级、父亲的职业和对"两课"的态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