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7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1.
一、文明社区建设与持续发展社区建设,是指在政府指导和街道、居委会的主持下,通过动员和依靠各种社会力量来加强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的建设,以减少阻碍社区社会正常活动的因素,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达到社区内部各构成要素的相互协调。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12.
探讨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个性结构与特征,目的在于揭示未成年人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知识、性格、情绪体验等方面的严重缺陷。本文考察和分析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以及道德教育的缺失与违法犯罪的关系,提出了个性矫正的观点与思路。  相似文献   
13.
青山区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提出“一街道一特色、一社区一品牌”,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突破和创新,是青山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的特色,它集中表现在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僵化模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造,具体表现在二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建国50年来,长江流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关系问题.其中,一些最前沿的矛盾和关系问题对实现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尤深.本文仅以相关专家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一些最紧迫的前沿关系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在开敞式闹市中心,建设“无盗社区”,不但要有勇气,而且要有政治头脑和科学素质。民意派出所实现“民意无盗”的创造性工作,给城市社区安全保障带来了福音。1.责任感与使命感的结晶实现“民意无盗”,这是民意街派出所全体干警,在派出所党支部带领下,以社区居民需求的满足为己任,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派出所党支部提出的以“无私,无畏,无怨,无悔”换“无盗”的民意精神,全体干警喊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武汉市未成年人家庭权益、学校权益、社会权益以及特定权益需求的抽样调查,在对武汉市未成年人权益需求满足与权益维护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未成年人权益维护转介制度和“1+x维权干预模式”的创新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7.
网络社会崛起与网络道德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它为人类社会进步展现历史机遇的同时,带来的网络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网络发展所带来的许多伦理道德问题,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新课题。网络道德是公民道德素质建设在网络社会的体现。在走向数字时代的今天,随着网络化不断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公民道德素质将更多地体现在网络社会的道德方面。网络社会道德发展的健康与否将是衡量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的越来越重要的尺度。网络道德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全新领域,对网络道德建设的探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8.
把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将政治文明与小康社会内在统一起来,并进一步明确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关系,这是对小康社会内涵的丰富和完善,是对我国政治建设理论的创新。为此,在我国政治文明的建设进程中,必须树立政治文明新思维和加强法律保障。本文特别强调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一段时间以来,教育界的专家和学者们对中国在校大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了担心和忧虑。他们认为:目前学生普遍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偏差呈上升趋势。这种看法,在全社会引起了共鸣。一些学者纷纷撰文,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从社会因素来说,一是商品经济带来的冲击;二是脑体倒挂,知识贬值产生的影响;三是分配制度改革带来的负效应。从学校因素来说,一是缺乏竞争机制,学籍管理体制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二是封闭僵化的教学机制束缚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思  相似文献   
20.
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下,一场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以及正在崛起的知识社会的社会转型,急剧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价值和伦理规范。分处于不同历史层面的道德行为模式在同一个社会发展空间遭遇激烈碰撞。传送着经济全球化脚步的日益加速,西方强势文化的汹涌而入,中国的道德建设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做出历史选择,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我们理清了基本的道德建设思路。作者在文中从社会转型与道德认识的误区入手,较系统地分析了社会转型与道德行为的基本特征,依据《公司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转社会的重点特点,论述了道德建设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