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中国共产党   80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唐春元 《新湘评论》2010,(11):54-55
臧克家在《有的人》中说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看了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湖南省委宣传部、韶山管理局和长沙市委宣传部联合拍摄的20集历史文献纪录片《毛泽东遗物的故事》和《新湘评论》今年的系列连载,我对这两句诗的真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毛泽东遗物的故事》通过毛泽东生前使用过的实物、历史画面及亲历者的回忆,为观众展现了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可亲可敬的毛泽东。  相似文献   
42.
1936年10月,历经两万五千里长途跋涉刚刚到达陕北的毛泽东,在保安的窑洞里第一次对外国记者斯诺谈起了自己的身世,并特别介绍了他进的第一所新式学校——东山高等小学堂:“那里不那么注重经书,西方的‘新学’却教得比较多。教学方法也是相当‘激进’的。”“在这所新式学校里我能够学到自然科学和新的西方学科。”“我在这个学校很有进步。”1955年,毛泽东在与东山学校同学谭世瑛的谈话中,再次说起了东山学校在他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我进不了东山学校,  相似文献   
43.
韶山,峰峦雄奇,虎踞龙盘,林木茂密,风光旖旎。相传5000多年前,舜帝南巡至此,见山川秀美,一时来了雅兴,奏起“韶乐”,引凤来仪,群山起舞,百鸟和鸣,“韶山”因此而得名。新中国60华诞前夕,韶山又添新景——“毛泽东小道”,使得美丽迷人的韶山锦上添花,引得无数的游客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心驰神往。  相似文献   
44.
三、一首别离词,冰释爱妻“怨”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毛泽东掏出怀表,见时针已指向清晨5时,便把这首《贺新郎·别友》词,轻轻放在爱妻杨开慧的枕边,并将已经松开的棉被掖了掖。在微弱的灯光下,望着妻子那张美丽而似乎又带点怨气的脸,以及残留在眼角边的泪痕,毛…  相似文献   
45.
46.
1945年4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全党空前团结的一次大会。但在会议上,有一件事也颇使毛泽东伤脑筋,那就是在选举中共中央委员时,毛泽东和中央的领导同志.为了团结犯错误的同志一道工作.力主选曾在党的历史上犯过严重“左”倾错误的王明为中央委员。当时,大多数同  相似文献   
47.
李达同志(一八九○——一九六六,湖南零陵县人)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不但在实践上组织和领导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而且在理论上系统地研究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他对早期党的理论建设和思想建设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抹煞的。  相似文献   
48.
李达与冯玉祥,虽然一个是潜心书斋,研究马列,传播真理,知识渊博的理论家、宣传家,一个是叱咤风云,驰骋沙场,骁勇善战,威震中外的军事家;一个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一个是中国国民党的元老,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他们的经历、所走过的道路,尽管也不相同,一个是从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一个则是从旧民主主义者到爱国主义者。但是,他们探求真理,宁折不弯,献身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的精神和经历却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他们从相识到相知,再到无话不谈的知交,可以说彼此的心是相通的,而且在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上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特别是李达对冯玉祥从一个旧军人转变成一个爱国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最忠实的朋友,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到中流击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90年前,一首气势磅礴的《沁园春·长沙》,凸显出青年毛泽东的人格魅力,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时代叩问,抒发了青年毛泽东"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壮志豪情。如今,巍然屹立在橘子洲头的巨型青年毛泽东  相似文献   
50.
挥斥方遒     
走出韶山火车站,正前方200米处有一座郁郁葱葱的小山,在苍松翠柏林中,耸立着一尊毛主席青年时期的巨型塑像,总高度为12.26米,其中像身高6米,基座高6.26米。这座塑像竣工于1967年12月26日,是湖南人民为了永久纪念开国领袖毛泽东而建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