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现代领导》杂志走过了坎坷不平的道路,迎来了自身创刊的20周年。我作为一个参与者,而多半是一个旁观者,想谈一点感想和期望。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论述了尊重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对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党员主体权利受到忽视的原因,提出新时期发展党内民主的举措和要求。  相似文献   
13.
加强社会管理与培育公民社会——兼与周本顺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社会建设需要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管理与自我管理的功能互补。公民社会不是某些西方国家为我们设计的陷阱,而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不论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强调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并不在于考虑中国要不要建立公民社会,而在于考虑需要建立具有怎样特色的公民社会,以及采取怎样的途径、方法和步骤去培育公民社会。我们对社会组织的畸形发展应保持高度的警惕,并采取坚决的防范措施,但与此同时,还应对培育公民社会采取积极推进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而经济发展又很不平衡的大国对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展的地区布局与开放的地区布局相一致,两者均采取逐步推进的办法。从SO年代初创立南方四个经济特区开始,中叶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和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地区的沿海经济开发区,后期又把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等划入沿海经济开发区,并创立海南经济特区。这样,逐步形成二亿人口的沿海开放带。浦东新区的创立是在90年代初,比南方四个经济特区晚了十年。90年代的改革形势较之80年代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就对浦东新区开发开放提出j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是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首次召开的代表大会。中国在2000年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小康”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是邓小平在1979年12月6日会见日本首相时提出来  相似文献   
16.
反腐倡廉,一要靠法制,二要靠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道德建设,两者缺一不可。道德是分层次的,目前在我国至少可以分三个层次: 一是社会公德。这对于一切社会都是共同的东西,例如上海所倡导的“七不规范”。当然社会公德的范围不限于“七不”,还要更宽广。  相似文献   
17.
道涵同志走完90年的漫长人生历程,离我们而去。我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与道涵同志相识以来,屡屡得到他的亲切教诲,其高明的领导风范,历历在目,铭记心间。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符合马克思所发现的社会形态演进的一般规律,又创造性地继承了他提出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的思想精髓,对正确确定“跨越”的边界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特色”的形成有着新的时代特征和特殊的中国国情作为其现实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条件下,在一个具有悠久文明和长期统一的、人口数量超级和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中,循着特殊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由不够格逐步走向够格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领导与管理是两个有联系又有差异的概念。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华伦·班尼斯认为:“领导者足做正确的事情的人,而管理者是将事情做正确的人。”这就是说,领导是为组织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前进目标,制定进行变革的战略,并动员和联合组织成员,激励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目标而奋斗;管理则是在既定的目标下,依靠维护组织内部的秩序,保持组织各部门之间的和谐与协调,使组织能高效地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20.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把这个原理应用到社会生活领域,会出现复杂的情况。因为实践是以其结果是否达到人们所预想的目的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在自然科学领域,人们可以通过精心安排的科学实验,把各种边界条件固定起来,使一因对应于一果,从而检验原有假设的真理性。而在社会生活领域,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无法作出像自然科学那样理想的实验。因此,其结果往往是多方面的,而并非单一的。究竟以哪个方面的结果作为衡量认识真理性的根本标准呢?这就涉及到价值判断的问题。早在1945年4月,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