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47篇
中国政治   55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3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贪污、受贿、偷税、组织妇女卖淫、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原长春市南关区地税局局长曹东晖犯有五罪,涉案金额高达2000余万元。日前他被吉林省松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当庭表示认罪服法不上诉。曹东晖,吉林省榆树市人,大学文化,原任长春市南关区地税局局长,南关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长春市第十二  相似文献   
82.
83.
今年,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十六大即将召开.回首往事,早年在黑龙江这片黑土地上带领全省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老首长中,有的曾经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浴血奋战,有的曾经参加过党的七大以后的多次党代会,他们目睹了新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对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感受至深.  相似文献   
84.
一、哈尔滨市信息化建设"十五"回眸 回顾我市"十五"期间的信息化建设,最主要的进展就是信息化建设已经基本走出技术推动的局面,而进入到由业务推动的阶段,这是"十五"期间发生的一个最重要的转变."十五"期间,哈尔滨市提出和启动了"数字哈尔滨"建设工作,并将"数字哈尔滨"建设作为全面推进城市信息化工作的切入点和牵动点.基本形成了宽带化、广覆盖、多业务、全方位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85.
姜国钧 《新长征》2006,(10):17-20
转眼之间,共和国已经走过了57个春夏秋冬。57年来,尤其是进入“十五”计划期后,我国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吉林经济也随着时代脚步的加快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6.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建议构建新型的管理体制 ,建立统一的国资预算和调剂制度 ,有效地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为政府经济预算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87.
3月16日,星期日,隆化县唐三营镇唐北村。隆化县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傅雨时同唐北村"两委"班子一起,在村头农田旁谋划村路的修筑问题。作为从唐北村走出去的"公家人",傅雨时现在还有一个"新身份"——唐北村"帮扶支部"书记。2013年10月,隆化县吸收借鉴中央开展的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经验,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从优选人、回派原籍"的原则,在3个乡镇60个村开展了"帮扶支部"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88.
司法权是掌握对公民生杀予夺大权的国家权力,诉权是人权的司法最终救济性权利,是人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针对我国司法权对人权的侵犯的现象,给予人权以司法保障就是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89.
我国相对过剩经济形成的深层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在我国的经济运行中 ,出现了供求严重失衡 ,经济相对过剩。这种状况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相对过剩经济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是 :重复建设造成产品结构趋同、供给结构失调 ,无效供给增加 ;城乡居民的收入增幅下降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使居民消费需求规模缩小 ;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制度的改革 ,使居民福利性保障减少 ,生活风险增加 ,支出预期和居民储蓄率同步增长 ,即期消费紧缩 ,有效需求减少。所以 ,必须对供给与需求进行双向调节 ,增加有效需求 ,减少无效供给 ,以保证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平衡 ,使我国经济进入新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0.
为查明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和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共感染临床鸡群的原因,对河北省某鸡场患病的产蛋种鸡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病毒分离和可疑病原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PCR和ELISA检测,同时对该鸡群所用疫苗中可疑病毒进行病原分离和PCR鉴定。结果,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发病鸡的肝脏、腺胃、肾脏均出现灶状淋巴细胞增殖;用发病鸡肝脏浸液接种DF1细胞后,分别用特异性单抗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发现培养物中ALV-J抗原和REV抗原均呈阳性。用ALV-J特异性引物对病鸡肝组织样品进行PCR检测时部分结果呈阳性,产物大小为924 bp;用REV特异性引物对病鸡肝组织样品进行PCR检测时部分结果也呈阳性,产物大小为438 bp。经PCR检测的17份活毒疫苗DNA中,2份为REV核酸阳性,5份为ALV-J核酸阳性,其中有1份疫苗样品呈双阳性,并且PCR阳性产物的序列分别与从蛋鸡体内分离的病毒毒株相一致。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分离的疑似REV毒株与中国其他地方分离的REV毒株的同源性高于与REV HA株的同源性,而本研究中分离的ALV-J毒株与ALV-J原型株HPRS-103的亲缘关系最近。以上结果表明,疫苗污染ALV-J和REV与田间ALV-J与REV的高感染率存在着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