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2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34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孟伟 《中国工运》2008,(2):F0003-F0003
2008年1月3日,全国工会“职工书屋”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孙春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出席会议并为全国工会“职工书屋”揭标、揭牌。  相似文献   
92.
孟伟 《法学杂志》2004,25(4):29-31
董事责任保险在我国是一个新的险种,其属性为一种特殊的责任保险。其保险标的为董事对第三人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董事责任保险的保险利益体现为董事对第三人赔偿责任的承担因而将受财产上的损失,具有合法性、经济性的特征,其存在于赔偿责任发生时的被保险人——董事。  相似文献   
93.
环境刑法的伦理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孟伟 《法商研究》2004,21(6):11-15
在环境伦理学中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存在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 (权利 )论、生物平等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四种学说。其中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最低的道德标准 ,可以作为环境刑法的伦理基础。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角度审视环境犯罪 ,可以发现 :环境犯罪是对当代人和未来世代人利益的侵犯 ,其社会危害性并不仅仅体现为经济价值 ;环境犯罪正在向一种自然犯罪演化。  相似文献   
94.
犯罪本质是刑法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我国刑法学界的通说认为,犯罪的本质是社会危害性。本文第一部分从哲学上对本质的论述着手,分析了社会危害性本质论等观点的缺憾;第二部分提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本质,可以将其分解为刑法法益侵害恒和刑罚当罚性。第三部分讨论了一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5.
孟伟 《党风建设》2003,(1):14-15
翻开一个个被查处的贪官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不少贪官是苦出身或从小吃过不少苦,靠个人努力,靠党和国家培养成才,并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但为什么他们手中有了权就背叛自己的理想信念走上腐败的不归路?让我们透过他们的人生轨迹看看这些“苦孩子”是怎样由红变黑,由廉变腐的。  相似文献   
96.
如果是在几年前,权力的运行比较轻松,是因为不必为用权不当或权力不作为所造成的后果承担太多的责任。自中共中央《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及责任追究制度施行以来,权力不再单向运行,而逐步回归到权力的本质——为使用权力承担责任,成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肩头的义务和担子。如果有人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或责任区内事故频发,  相似文献   
97.
论法人犯罪     
刑法对法人犯罪的规定前提有两个:一是现有的行政法、经济法等法律的规定不足以遏制法人的违法行为,二是对刑法遏制法人犯罪有效性的确信。法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是法人自身的犯罪行为,体现了社会的非难。法人中的自然人不是法人犯罪的主体,他们基于伦理上的谴责对法人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98.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高瞻远瞩、深谋远虑 ,是在世纪之交、千年更替的重要历史时刻 ,基于对国内外形势、党肩负的历史任务和党自身建设的实际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 ,从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作出的战略思考 ;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 ;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是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项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本刊第五期开始刊登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文章 ,第六期起设置专栏。最近专栏来稿较多 ,从不同侧面理解、领会“三个代表”的思想内涵和要求。为在有限的版面内使更多作者的观点得到反映 ,我们对来稿进行了摘编 ,择其要点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9.
<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审查预算报告是全国人代会的一项重要议程。预算报告又被形象地称作“国家账本”,这份厚厚的账本明确了政府各项收支,传递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信号,备受关注。3月5日,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查《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中央财政收支符合预算、支出略有结余,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财力支撑。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注重精准、更可持续。  相似文献   
100.
孟伟 《中国人大》2021,(2):35-35
近年来,大数据杀熟、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等事件时有发生,信息安全成为人们热议话题。为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2020年6月28日,数据安全法草案初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和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会同有关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