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2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39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西陵区是宜昌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有常住人口51.2万,辖20所公办小学,在校学生19577人,在职在编教职工1074人。另有民办小学1所,在校学生2055人,教师140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近年来,西陵区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未来的观念,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办好每所学校,让每个孩子尽享优质教育”、“学有优教,人民满意’为目标,以资源配置为基础,以内涵提升为重点,探索出多路并举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义务教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2.
论国有工业发展的速度和效益宋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工业发展的速度是比较快的,有相当一部分国有工业企业搞得很好,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国有工业企业搞得不好,经济效益低。必须很好地处理国有工业的发展速度和提高工业经济效益问题。一、国有工业发展速度和提高工业经...  相似文献   
83.
法律应当具有“显明性” ,但仅仅有“显明性”是不够的 ,现代法律实践中还要求法律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从法律学意义上讲就是应当使法律本身与客观现实达到一种契合 ,使法律具有适应性与可操作性 ,而法律的“模糊性”则是使之契合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84.
85.
我国外资并购中的反垄断问题及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资并购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一方面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垄断问题。根据国家主权原则,一国有权对发生在境内外的并购行为进行反垄断规制,而在反垄断规制中,应该遵循国民待遇原则和维护国家利益原则。本文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了我国现行对外资并购的反垄断规定中所存在的不足及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86.
刘先生在同一家电器公司先后买了两台型号相同的照相机。刘先生发现这两台索尼牌照相机同价不同质,索尼技术服务中心进行检验,发现第一次购买的相机不是正品,索尼公司不给保修。刘先生找到电器公司,要求电器公司全部退货并双倍赔偿,电器公司不同意,刘先生将电器公司告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87.
意思表示解释与法律行为解释和合同解释不同。意思表示解释有其特殊的法律构造,其解释对象是表示行为和效果意思而不仅仅是目的意思。意思表示解释的原则,依意思表示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我国民法通则对意思表示没有规定,在未来的民法典总则中应当对此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88.
宋涛 《党建》2013,(6):18-19,25
党的十八大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外交部党委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文件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固确立"党建是外交工作的灵魂"定  相似文献   
89.
当具有法律解释权的机关对法律规范未作解释,或者作出的法律解释过于原则时,行政执法便面临着法律解释空缺的问题。为了保证行政执法的效率,无解释权的行政执法主体在此情况下通常要对法律规范以自己的理解作出非正式的解释并运用于执法。行政执法主体的非正式解释对行政执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合法性与合理性等问题,需要加以监督控制。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应当对行政执法主体的非正式解释实施是否合法、合理的司法审查,并作出相应的司法处理。  相似文献   
90.
邻避冲突表面上看是公民对邻避设施产生的负外部性的一种理性抗争,实质上是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资源动员和社会政治过程,是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非正义性的反映。环境正义理论包括承认正义、程序正义和分配正义。邻避设施选址过程中由于环境权保护不力、环境信息不公开、公民参与缺失,导致环境风险分配不均衡从而引起邻避冲突。因此,需要通过环境正义定量评价实现承认正义、通过环境信息公开和公民参与实现程序正义、通过利益补偿和社区回馈实现分配正义,防范和化解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城市空间重构过程中的邻避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