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篇
世界政治   3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40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习近平担任中国最高领导人以来,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针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外交理念,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和主张,基本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国际战略思想。深刻学习领会其国际战略思想,对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2.
苏联问题的根子在政治体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苏联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苏联改革政治体制的核心是解决公民与政权分离的问题,消除经济改革的障碍机制,为此,戈尔巴乔夫以列宁提出的"一切权力归苏维埃"为目标,试图通过全民选举苏维埃代表来实现公民与政权的结合,但实践的结果证明此路不通。本文分析了"一切权力归苏维埃"行不通的原因和造成的严重后果,总结了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教训。  相似文献   
43.
在苏东剧变2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传统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从以国为本、以制度为本,转向了以人为本,真正从满足民众利益出发制定国家的方针政策,克服了苏联发展模式的弊端,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建设新路。"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贡献,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不足,而真正加以落实是解决许多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4.
苏联社会主义失败的根源在于政治体制问题。苏共过分重视民主的实际内容而忽视了民主的程序和形式。实践证明,没有程序和形式保障的民主发生了异化,背离了其初衷,民众的利益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国家的侵犯。苏共始终作为人民的“代理人”管理着国家的一切,干部由党的组织部门挑选和层层任命,人民既无权选举他们,  相似文献   
45.
<正>方亮的文章《普京这10年的思想轨迹》提出了一个普京2000年任总统以来治国思想与手段变化的问题,与此相关的问题是如何看待梅普组合及其前景?俄罗斯未来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6.
随着新大陆被发现以及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社会走出了各地区的分割状态,逐渐走向了全球化和一体化,人类的历史从此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大工业创造的便利的交通工具、现代世界市场和资本文明,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百年前中国近代思想巨人王韬也说过:"全地球可合为一家,中国一变之道,盖有不得不然者焉。不信吾言,请验诸百年之后。"在这一历  相似文献   
47.
1998年12月,时任俄国总理的普里马科夫在访问印度时,提出中俄印三国组成“战略三角”的构想。俄方提出这一设想的重要背景是俄美关系紧张,美国坚持北约东扩,严重损害了俄罗斯的利益,俄罗斯有意借中、印的力量抗衡美国。但是,当时中印关系并未缓和,加之普京执政以及“9·11”事件后调整了对外政策,俄罗斯与美国和西方的关系有了很大改善,这种设想基本上从俄罗斯领导人头脑中消失了。虽然中、印、俄结成战略协作关系的设想在政界没有变成现实,但是这一设想在学术界从未消失过,很多学者在研究和探讨其实现的可能性,2001年以来,三国学者就该问题多次召开学术讨论会。去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后,中印关系有了很大发展,中俄、印俄关系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与此同时,美国借反恐战争独霸世界的意图也越来越咄咄逼人,中、俄、印三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共同声音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48.
1999年 8月普京被任命为总理,今年初成为代总统,3月26日又正式当选为俄罗斯总统。在这一年多时间里,普京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强力总统,他精力充沛,办事干练,给俄罗斯人带来了希望。俄罗斯新政府的对外政策走向基本明朗,其基本外交战略并没有大的改变,继承了叶利钦时代全方位的、以恢复和确立俄罗斯大国地位为核心内容的对外政策,在首先关注西方的同时,也关注着东方,力求在国际政治中发挥重要影响,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相对于叶利钦时代而言,普京的对外政策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开始显露出明显的普京色彩。 对于普京的…  相似文献   
49.
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得到了广泛传播,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回答了中国的发展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和当今世界将向何处去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等措施,推动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的实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发展与世界不同国家的伙伴关系,谋求各国的共同利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0.
正确总结苏共亡党的历史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十分重要,应该实事求是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正确认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领袖与群众的关系。对于无产阶级专政这样重要的理论问题,应该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出发,从俄国、中国这些国家的实际出发,给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当代社会主义杰出领袖们探索出来的符合落后国家实际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以应有的历史地位。历史地对待苏联模式,当前主要应该看到它的严重缺陷。苏联的问题主要是体制—制度问题,中国的改革正是从告别苏联模式开始的,而且事实已经证明,我们必须沿着这条路坚决地走下去。只有如此,社会主义才有辉煌灿烂的明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