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6篇
世界政治   3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40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简析苏联在农民问题上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 ,列宁重视农民问题 ,尽管有失误 ,但在他晚年基本形成了关于农民问题的正确的理论与政策。遗憾的是 ,列宁的思想并没有为苏联领导人所重视 ,这成为苏联模式最后走向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2.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为引人注目的一对大国关系。在谈论中美关系时,习近平提出中美要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美国的一些学者则提出中美关系难逃历史上大国关系的悲剧,大概率会陷入冲突与对抗的“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陷阱”是以传统思维解决当今世界的新问题,是把中国等同于历史上搞霸权的大国和苏联,中...  相似文献   
83.
84.
2011年的3月2日,戈尔巴乔夫满80岁了,仍活跃在世界和俄岁斯的政治舞台上——梅德韦杰夫总统把他请到克里姆林宫,授予俄罗斯最高荣誉勋章;普京向他发去生日贺电,肯定了戈氏存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5.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为何失败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凤荣 《南风窗》2011,(9):52-56
中国实行计划经济的时间比苏联短得多,当时懂得商品、市场为何物的人还健在。苏联则不同,搞了60多年计划,涵盖了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懂得市场和商品经济的人几乎不存在了,因此,其改革只能围绕如何完善计划工作搞,自然难见成效。  相似文献   
86.
勃列日涅夫当政的18年是苏联社会比较稳定的时期.勃列日涅夫有意维护苏共高级干部的权益,以巩固自己的领袖地位.这样不仅造成“老人政治”,而且使干部队伍素质低下.勃列日涅夫通过克格勃强化思想控制,通过军警压制社会群体性事件,以大量出口石油换取美元购买粮食等物品解决民众日常生活需求,用经济政策向民族地区倾斜的办法缓和民族矛盾.勃列日涅夫时期实现了社会稳定,但积累了矛盾、掩盖了问题,苏联的最终失败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87.
我们党历来重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着眼,分析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制定党和国家的战略、方针和政策。进入新世纪,我国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从国内来说,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从国际来说,国际局势和国际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格局正在进行重大的调整。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完成新世纪三大任务,要求我们不仅要制定正确的国内发展战略,而且需要制定正确的国际战略。  相似文献   
88.
在东北亚地区,中、日、俄三大国发挥着重要作用,中日俄关系是有重要地区性影响的三角关系。本文通过分析亚太地区在俄罗斯外交布局中的地位、中日俄合作关系的影响因素等,揭示中日俄关系的内在机制,并对其发展作出估计。  相似文献   
89.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大国地位丧失,俄罗斯人危机感增强,其民族主义有所发展,近年来这种民族主义有向极端化发展的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与俄罗斯人对其国家国际地位降低不满、政府打击排外和种族主义不力以及俄罗斯民族的历史与民族性有关。  相似文献   
90.
左凤荣 《俄罗斯研究》2003,(2):64-69,83
长期以来,苏联把对外战略建立在不切实际的基础上,并使国内发展战略为对外战略服务,造成了国家战略目标的错位。发展军备、搞军备竞赛、暴力输出革命、争霸世界,是苏联的对外战略目标同时也成了国家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选择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目标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直接背离的,这是导致苏联走向衰落与解体不可忽视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