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官箴是我国古代官员总结为政经验的格言警句.从现有官箴的解读来看,我国古代官员对刑讯普遍持否定或审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52.
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大体经历了“片面强调意识形态的价值性”到“片面强调意识形态的真理性”再到“走向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三个阶段。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包括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研究.正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层次性,区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与目标,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想与现实、价值与需求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5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也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党的十九大则进一步将协商民主上升到"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的高度。协商民主之所以能够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归根到底是由协商民主的本质决定的,也即它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因此,如果从群众路线的视角来审视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的内在逻辑,就不难发现,协商民主提升了党的领导的新境界并规定了党的领导的价值目标,协商民主塑造了党的领导的基本形态并为党的领导的可持续性提供可靠支撑。  相似文献   
54.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它不仅是对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中国式民主形态的概括和描述,更是基于新时代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实践、新发展、新要求,从应然与实然相结合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性质、特点和优势等作出的新概括、新提炼和新升华,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实践中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结构形态来看,它是一种复合民主,体现为国家民主与社会民主、赋权民主与治理民主、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高度民主与高度集中、目的民主与工具民主等五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这种内在结构形态,构成了其作为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的有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