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 ,也走了一些弯路 ,出现了一些问题。究其原因 ,错综复杂 ,在多种制约因素中 ,文化制约因素尤其突出 ,主要表现为 :政治文化中的“集中观念”、认知层面的专制基因、革命的斗争哲学观念和国际共运遗留的极“左”思潮。  相似文献   
32.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81年的光辉历程,三代领导集体依据自身所处的时代、环境和条件,将马列主义的建党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地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的中国共产党的党建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经典的无产阶级建党理论。  相似文献   
33.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迅速发动与当时中国的思想文化状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平均主义价值观念的重新扩张,构成了民众参与"文革"的驱动力;个人崇拜的滋长和盛行,奠定了"文革"发动的重要政治资源;"革命的斗争哲学"构筑了"文革"发动的思想基础;"左"倾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文革"发动的理论基础;从众心理的影响,对民众参与"文革"具有重要的助动作用.  相似文献   
34.
论和谐地方政府间关系的构建:基于府际治理的新视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方政府间关系是当前府际关系的重要内容,竞争与合作关系是府际关系的两个关键维度;市场机制和科层制在协调政府间关系时具有积极的效应,但却存在着"市场失灵"和"科层制失灵"的两难管理困境;运用"府际治理"理论来协调地方政府关系,是解决两难困境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35.
行政许可法自2003年7月1日正式实施,至今已经三年,该法颁布与实施的进步意义有目共睹。它在限制政府权力,建设有限政府;实施政务公开,建设透明、廉洁政府;确立正当法律程序,建设诚信政府;简化行政手续,建设高效、便民政府等方面,对推进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自不待言。同时,行政许可法与以往的立法相比,可以说创新之  相似文献   
36.
随着给付行政、福利行政的发展,合同式行政方式在行政活动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与此同时,大量的行政合同纠纷案件也不断涌现。如何积极稳妥地审理行政合同案件,合理解决现实中的行政合同纠纷,是一个理论和实务界都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7.
公民社会理论是近年来理论界探讨的热点。公民社会是指在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的个人、社会组织等依法自主管理的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认为,公民社会的本质内涵在于社会与国家良性互动基础上的自治状态。在社会治理领域矛盾频现、问题繁多的今天,这一观点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依法加强社会自治能力可以作为社会治理的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8.
民生政治参与与深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固然面临诸多难题,但是从深层次讲,政治文化转型滞后是关键性的制约因素。在当下中国,政治参与是促进政治文化转型的更有效路径。因此,深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于积极推动政治参与。现代社会,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民生问题的解决既关系到民众切身利益的满足和维护,又直接影响着执政党政治合法性的提升和政治体制的优化。因此,以民生为直接指向的政治参与模式具有充足的动力源泉。对于政治体制改革而言,民生政治参与的作用是显见的。政治参与的有效方式→民生政治参与→政治文化转型→政治体制改革深化的逻辑关联和发展路径启示人们:树立民生执政的理念和价值取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导作用、以制度化的方式来积极拓展参与的渠道和空间、促进民生政治参与的技术提升,是当前以民生政治参与模式作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深化的有效突破口的理性设计。  相似文献   
39.
上 篇 毛泽东怒责“工作组”,刘少奇主动揽“责任” 1966年8月1日,北京城骄旧似火,大地蒸腾。在《五一六通知》的鼓动下,人们的心如同这炎热的空气,在狂热地躁动着,似乎要将积抑了几千年的潜能骤然倾泄而出。这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厘军39周年纪念日,恰好又是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开幕日。 下午2点多钟,参加会议的中共 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列席会议的中央文革小组成员,中央局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人等早已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就座,心情十分激动地等待着毛泽东主席的到来。2点45分,毛泽东在累雨般的掌声中走上主 席合…  相似文献   
40.
1966年1月,一道紧急电波从莫斯科飞往北京,苏共中央致函中共中央,表示苏共中央将于4月在莫斯科召开二十三大,邀请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团参加。当时毛泽东不在北京,正在武汉东湖疗养。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召集在京的政治局常委讨论是否参加苏共二十三大问题。大多数与会者认为,最好马上由彭真去武昌向毛泽东汇报,听取意见后再作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