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上 篇 毛泽东怒责“工作组”,刘少奇主动揽“责任” 1966年8月1日,北京城骄旧似火,大地蒸腾。在《五一六通知》的鼓动下,人们的心如同这炎热的空气,在狂热地躁动着,似乎要将积抑了几千年的潜能骤然倾泄而出。这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厘军39周年纪念日,恰好又是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开幕日。 下午2点多钟,参加会议的中共 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列席会议的中央文革小组成员,中央局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负责人等早已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就座,心情十分激动地等待着毛泽东主席的到来。2点45分,毛泽东在累雨般的掌声中走上主 席合…  相似文献   
42.
1975年,邓小平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提出了“三项指示为纲”,它的实质是通过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来早日结束“文化大革命”的进程,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重新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其核心是“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它的提出是对中共八大路线的恢复和坚持,具有承前启后的伟大意义,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作了重要的酝酿。  相似文献   
43.
1954年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确立后,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内,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既有凯歌行进的时代,也有积重难返的岁月,它在前进中曲折,在曲折中前进。然而,每向前迈进一步都给我们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教训。  相似文献   
44.
陈朋  张明军 《人民论坛》2014,(11):11-13,256
农村公共文化正面临衰败的危险。从深层次看,其衰败主要源于市场化进程的裹挟和冲刷、压力型治理体制的内在制约和乡村治理资源的匮乏流散等多重因素的合力挤压。培育农村公共精神,建构协商合作型乡村治理体制,构建农村公共文化的内生机制,传承挖掘农村传统文化资源是理应积极推动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45.
公民社会理论是近年来理论界探讨的热点。公民社会是指在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的个人、社会组织等依法自主管理的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认为,公民社会的本质内涵在于社会与国家良性互动基础上的自治状态。在社会治理领域矛盾频现、问题繁多的今天,这一观点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依法加强社会自治能力可以作为社会治理的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6.
1966年1月,一道紧急电波从莫斯科飞往北京,苏共中央致函中共中央,表示苏共中央将于4月在莫斯科召开二十三大,邀请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团参加。当时毛泽东不在北京,正在武汉东湖疗养。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召集在京的政治局常委讨论是否参加苏共二十三大问题。大多数与会者认为,最好马上由彭真去武昌向毛泽东汇报,听取意见后再作决定。  相似文献   
47.
行政合同行为作为行政机关的活动方式之一 ,其纠纷的解决应适用行政诉讼 ,但现行诉讼结构 ,包括判决都是建立在单方的行政行为之上的 ,这种判决制度在判决的前提、判决的类型及判决适用条件等方面都不适应行政合同纠纷解决的需要。我们应建立多元的审查原则 ,放宽适用条件对现行判决加以合理整合运用 ,同时增加判决类型 ,以适应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4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质上指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先进功能.有什么样的功能,必然要求存在与之相适应的体制,功能的发挥和实现必须由科学、健全的体制作保证,因此,只有不断创新和完善我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国共产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49.
陈朋  张明军 《人民论坛》2014,(4):11-13,256
农村公共文化正面临衰败的危险.从深层次看,其衰败主要源于市场化进程的裹挟和冲刷、压力型治理体制的内在制约和乡村治理资源的匮乏流散等多重因素的合力挤压.培育农村公共精神,建构协商合作型乡村治理体制,构建农村公共文化的内生机制,传承挖掘农村传统文化资源是理应积极推动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50.
张明军  赵友华 《法学》2020,(3):3-18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越是在重大突发性疫情所致的紧急状态下,越要坚持依法而为来开展疫情治理。疫情治理依法而为的本质意蕴在于:依法保障疫情治理的人民性,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融入到疫情治理的生动实践;依法维护疫情秩序,使得紧急行政权的行使保持适度谦抑且避免对公民权益的过度侵越;依法执行疫情信息传输与规制,实现疫情信息在体制内外及时、准确和高效地传递输送;依法推进疫情防治的多元协同,让政府内部的跨组织联动与社会主体的协作性参与均建构起应急响应的制度化程式。在疫情治理中,唯有恪守依法而为的行动遵循,才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制度优势转换为疫情治理的整体效能,并在应对疫情危机中深入推进中国法治成长与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