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51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也是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共同创造、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建立和发展这一具有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过程中,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共中央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总结我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现实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理论。在去年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在多党合作中的新实践和新发展,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相似文献   
52.
张献生  吴茜 《民主》2009,(2):3-6
宪政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以1215年英国第一个宪法文件《大宪章》为开端,随着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而固定发展下来,是西方民主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政治体制。宪政以宪法为基本前提。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既是一部最高法律.也是一部政治宣言,把革命成果和取得的政治共识通过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对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提供根本规范。  相似文献   
53.
坚持、完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献生  吴茜 《新视野》2007,3(5):68-7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及各界人士等共同创造的新型民主形式,具有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的规定性,形成了不同于西方协商民主的显著特征、丰富内涵和实现形式,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在总结实践经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坚持、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相似文献   
54.
加强民主党派理论建设是发挥民主党派主动性,坚持与中共长期合作,突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建设适应新世纪新阶段要求的参政党的需要。要把明确民主党派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明确实现其政党功能途径和方式,明确与中共实行长期稳定合作的方向和目标作为理论建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在理论建设中,还要把握理论建设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55.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在新世纪新阶段,充分认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好地发挥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统一战线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重要成果,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6.
张献生 《中州统战》2003,(12):6-9,2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既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又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动力。在新世纪新阶段,充分认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更好地发挥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统一战线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  相似文献   
57.
现代政党和政党制度最早产生于西方国家。以英美等国政党制度为代表的西方政党制度建立以来,一直在西方国家政治生活中长期稳定地发挥作用,并对世界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固然有多种原因,但也与它们在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始终坚持不断完善是分不开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与我国的政党制度具有本质的不同,其赖以存在发展的社会基础和文化传统也有很大差别,但作为人类共同探讨的社会政治发展的过程和成果,在某些方面肯定会有共同的东西,也会有一些可以相互借鉴和吸取之处。所以,认真分析英美等西方国家对政党制度的完…  相似文献   
58.
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是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政治社会关系,也是统一战线内部的基本关系。促进和实现这五大关系的和谐,是统一战线发挥党执政兴国重要法宝作用的必然要求,也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根本着眼点和着力点。统一战线在协调和处理五大关系中具有独特优势,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努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运用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  相似文献   
59.
张献生 《政治学研究》2023,(5):3-16+207
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鲜明特色和强大动力。研究和把握建立统一战线、团结党外人士的工作规律,构建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学”,是实现党的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也为中国政治学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契机。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是构建“团结学”的基石,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探索和总结奠定了“团结学”的坚实基础。着眼新时代统一战线历史方位的重要变化,针对党外人士的新变化新特点,进行新的探索、实践和总结,使党的“团结学”日臻完善,是统一战线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伟力的时代要求,也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气派和风格的政治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0.
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是中国政治学者的责任和使命。要着力研究中国政治学理论,打牢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根基;要运用中国元素、形成中国体例、体现中国风格,确立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本体;要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成果,体现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特质;要坚持以中国为主体和中心,明确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目标路径;要在"坐而论"的基础上"起而行",筑起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宏伟大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