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中国共产党   39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51.
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的理论资源、系统要素、类型概括以及优化升级等问题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研究的主要论域,深入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和科学化纵深推进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52.
多年来,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一直蒙受着理论性不强、体系不科学以及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指导功能等种种责难.根源何在?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缺乏严密的逻辑范畴和完整的范畴结构体系.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普遍存在着概念和体系问题,概念不清、范畴不明、逻辑混乱、体系松散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论著并不鲜见.故此笔者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研究的理论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涵义、类型、特征及功能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3.
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魅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魅力包括理论魅力、知识魅力、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四个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教育魅力是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条件,增强教育者的教育魅力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54.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共产党执政的根本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在扼要论述了执政的共产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理论依据、实践依据之后 ,进而从六个方面的历史经验论证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共产党执政的根本规律。  相似文献   
5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要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就需要有效地协调我国社会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利益矛盾,充分发挥思想导向机制在化解社会利益矛盾中的作用,才能保证从源头上化解社会利益矛盾,构建社会和谐的思想理论基础,确保化解利益矛盾与和谐社会建设整个进程的顺畅发展。  相似文献   
56.
优秀大学生许志伟精神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秀大学生许志伟事迹在湖北乃至全国高校引起强烈反响。许志伟等优秀大学生的出现与时代有何内在联系?他们的成长有何规律性?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日前,湖北省委高校工委组织25名专家学者在武汉进行了研讨,本刊将陆续刊登发言摘要,并欢迎读者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57.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与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从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的重大意义入手,着重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从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为高校服务与为社会服务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关系中判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位置,进而对如何按照学科发展规律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58.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一定的场域内发生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场域内传输的原动力是“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宏观场域、中观场域传输的具体“需要”是领导权威、组织动力、制度规范、文化熏陶和传媒渗透等;在个人微观场域传输的具体“需要”表现为:物质需要、情感需要、归属需要和理想需要等。  相似文献   
59.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在我国已经形成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从人学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或重构;从人学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探讨;从人学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操作层面的观照;马克思主义者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中的人学成分分析.虽然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存在着理论资源借鉴上的偏颇、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失衡、社会性与个体性的分离、历史和现实的割裂以及自觉建构学科意识的混沌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要自觉克服这些问题,走上科学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学科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