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徐国亮 《党政论坛》2010,(24):13-13
冯友兰,上个世纪国学研究的一代宗师。他将中国传统哲学的“辩名析理”同西方近代的逻辑分析结合起来,创立了“新理学”的哲学体系,其内容涉及行上学、心性论、境界学、人生哲学等,“六书纪贞元”,冯氏哲学开创了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的新局面,其人生境界说是“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2.
目前,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工作正在起步。为使这个庄严神圣的工作既有声有色,又富有实效,我们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粗浅想法,与同仁们共同探讨。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作为“三进”的前提,广大教师特别是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紧扣原著,认认真真,扎扎实  相似文献   
23.
行政制在中国的乡镇企业中能够发生和发展,是因为它在本质上符合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也符合了当时的基本国情,它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它越来越显示出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特征,在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乡镇企业改制对于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同时也使经营者和职工普遍受益,因此是一个积极、有效的改革措施,它必将为乡镇企业和农村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规范的法人制的建立尚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做好由行政制到法人制之间的衔接和过渡工作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4.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过程,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推动了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从而揭示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据此,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生产力标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结论。邓小平同志在提出生产力标准的同时,又提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标准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标准。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即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发展,是对社会发展标准多元性思考的结果。社会发展标准的多元…  相似文献   
25.
组织部门必须以全局视野、系统思维谋划人才工作,下足"引育用留"绣花功夫,为仙桃"挺进五十强、创成文明城"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开放开明"引,打造群英荟萃的人才洼地。克服盲目贪大攀高求洋心理,立足城市发展目标和产业特色,紧扣人才实际需求和工作基础,量体裁衣、量力而行招才引智,造就一支数量可观。  相似文献   
26.
27.
信仰在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不断变化,人们的信仰观念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时代要求我们应该对信仰正确分析和理解,形成科学的信仰观。正确分析当代中国信仰问题的现状,有效地进行信仰观教育,大力加强信仰建设是当下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的现实任务。  相似文献   
28.
徐国亮 《人民论坛》2022,(24):40-43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大历史任务。从“高度”看,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从“广度”看,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一个惠及群体广、覆盖领域广的系统工程;从“深度”看,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深彻的理论逻辑和深层的现实需求;从“厚度”看,新时代十年物质生活全方位改善、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雄厚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从“力度”看,要以强大合力共筑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  相似文献   
29.
新思想理论武装需要"走深""走实""走心"。"走深""走实""走心"是个辩证的统一体,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走深",指理论和实践的深入性,需要"走实""走心"来达到,也给二者指明了方向;"走实",指理论的实践性和实践的可行性,既需要"走深"来支撑、"走心"来落实,也为进一步"走深"提供实践基础、为"走心"提供实践空间;"走心",指认识与实践的能动性和方法性,为"走深""走实"提供条件和工具,需要"走深"和"走实"来检验程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