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当代城市女性家庭压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家庭压力研究偏重压力的作用机制、家庭适应性等微观方面,且多为立基于西方制度和文化背景的一种假设.本研究从宏观脉动入手,在中国文化环境、尤其是当代城市生活时空下关注家庭压力背后的社会历史原因.研究采用质化量化分析结合的方式,对上海78个家庭进行了多次深访,并结合875个家庭的抽样调查资料,对当代城市女性家庭压力的现状和特点、两性资源及其利用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消除了以往把夫妻伦常与国家社稷相关联的思维定势以及将单亲家庭子女等同于问题儿童的刻板印象 ,通过对 1 0 6 1位班主任的定量分析 ,基本支持了“有限影响”的理论。回归模型估计了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 ,发现离婚后父母对孩子是否尽职最具解释力  相似文献   
13.
有关两性差异的研究积集了大量的具体资料,但多少都缺乏精细的概念。按我的看法,对我国学术文献记载的经验材料进行分析做得最为成功的当推И.С.科恩。他发现,在所有个人和文化历史的变迁中,男性的生活方式大多是工具利用型的,而女性则往往是情感表达型的。我们可以这样饵释这个基本假定,即性的社会差别虽然已经趋平,但一般而言,男人仍把职业劳动活动放在首位,而对妻子来说则往往以家庭为主。要无条件地采纳上述结论是不可能的。某些事实证明这种结论是正确的,但另一些事实却可以推翻此结论。为了支持这个论题,我想援引1978年我们对已婚者调查所获取的一部分结果来加以说明。我们曾询  相似文献   
14.
择偶模式和性别偏好研究--西方理论和本土经验资料的解释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本研究描述当代中国青年的择偶标准、行为和观念的现状及其变迁特点.理论讨论围绕社会学的"交换理论"、"同类婚假设"和社会心理学的"相似性原则"展开,在对西方理论以实证资料进行检验的基础上,探索当代青年择偶及性别偏好的本土化模式.研究发现,择偶双方的相似相容以塑就幸福稳定的婚姻是择偶标准的主旋律;但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传统的两性资源交换模式依然留存,并出现一些新的特征;同时,择偶标准中对社会地位的相似性和同类婚的偏好相应弱化.  相似文献   
15.
女性的身心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来自上海的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第二期上海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资料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女性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素质明显差于男性,郊县女性的生殖健康状况堪忧,女性的医疗资源偏少,健康意识缺乏但健康消费优于男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健康意识、家庭地位满意度和是否在业与女性的身心健康呈正相关,因经济原因未及时看病、单亲的、个人权益曾受到侵害的以及社会上的性别歧视对女性身心健康有显著的负面后果。  相似文献   
16.
近期,湖南卫视引进韩国原版模式,推出亲子旅行生存体验节目《爸爸去哪儿》。这档真人秀节目一经播出,在荧屏上创造了始料未及的高收视率。让孩子获得生活经历和成长、向父母传递教育孩子的方法,确实对青年家长有启发和指导实际应用的价值。教育学专家聚焦于育儿方法的评论和引导,对于有孩子的家庭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对城乡892个家庭的入户调查资料显示,上海男性在准父亲阶段就对自己的父职角色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和责任心,父亲的总体育儿参与率较高,而市区父亲更注重与孩子的互动。  相似文献   
18.
青年择偶过程:转型期的嬗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研究以上海和成都800位20-30岁未婚青年的样本资料,分结识途径、择偶的社会网络、父母的作用和恋爱方式四方面,详细描述和分析转型期青年择偶过程的新变化及其社会动因。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利用对上海城乡多阶段分层概率抽样调查所获得的892对夫妻样本资料,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揭示影响中国父亲育儿投入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男性对父职身份和意义的积极认同、非传统的性别角色态度、育儿技能和回报对促进父职参与有正向意义.同时,鼓励、支持父亲扮演育儿角色的家庭内外环境,尤其是作为"守门人"的母亲的非传统的性别角色态度,也对父亲参与育儿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