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反对恐怖主义,打击恐怖活动成了全球性的共同任务,中国政府也表明了反对恐怖主义的立场,森林公安机关作为国家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对恐怖主义是其重要职责,森林公安机关要针对当代恐怖主义活动的规律和特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打击,主要有组建反恐怖活动的专门机构和队伍、充足的经费保证、良好的装备、加强国内外、境内外的协调与合作、森林公安院校和培训机构开设反恐课程,加强反恐理论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实践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的马克思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实践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马克思哲学思维的这种实践性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成的思维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是这一思维的最终理论成果,是这一思维的理论化、系统化,是这一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结晶。马克思的哲学思维的实践性,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马克思哲学思维的实践性,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就没有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革命。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近年来破坏森林资源犯罪活动猖獗;而林业公安机关警力不足,体制结构也不尽合理的情况,当务之急是应建立一支具有快速反应能力,旨在处置突发事件的基层林业公安分队。基层林业公安分队以8~10人为宜,主要协助各派出所侦破各类破坏森林资源案件,追捕、堵截逃犯和偷运术材等的车辆和人员,及时制止、平息林区各种突发性事件。  相似文献   
14.
戴安良 《探索》2001,23(4):95-97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民主标志着人的价值追求和人的解放,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认识的深化.社会主义民主有着比资产阶级民主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提出了"社会主义和民主不可分"的思想,论述了民主对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及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途径、方法,特别强调了民主法制化的重要性和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适合我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观.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经过30年的实践,中国改革开放整体上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社会总体上已经由生存型社会转向发展型社会。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具体来说.要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按照城乡统筹协调的要求,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按照提高开放型经济质量和水平的要求。更加积极地推进对外开放;按照社会和谐的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戴安良 《探索》2004,3(5):69-70
社会思维是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过程。社会思维发展的规律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其显著特点是发展的时代性;发生作用时具有振荡性;反作用的效益能够推进社会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17.
警察权的异化,是目前凸现的一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导致警察权异化的因素十分复杂,但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且带有根本性的原因就是制度的缺失。因此,遏制警察权异化的首要措施就是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党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不但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培养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既是党从事思想教育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又是进一步作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充分认识和运用好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的主要内容之一,建设生态文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制度,并明确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是要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  相似文献   
20.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是我党科学总结了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治国方略。它的提出是法治与德治内在关系的必然要求 ;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是实现我党新世纪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要保证这一治国方略的实施就必须 :(一 )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坚持依法治国 ;(二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 )坚持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