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刑事证据相互印证模式在实践中表现为证明模式、采证、认证规则和法官个体潜在的自由心证的表达等形式,甚至等同于客观真实的证明标准.实践表明,正确地运用印证模式证明案件事实,应该变革现行的证据采证、认证的判决书说明理由方式,变革法庭调查证据的程序,同时严格掌握证明模式与证明标准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朱德宏 《理论导刊》2008,2(6):101-104
人权优位和司法权优位的现代宪政逻辑是刑事司法权中警察权、检察权和司法权正当化配置的理论基础,其实质根据在于国家权力自身的正当化和人权保障证成权力正当化.  相似文献   
13.
初查中所收集人证的证据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德宏 《公安研究》2007,152(6):44-47
初查是立案前必须的步骤,初查中所收集的证人证言和潜在犯罪嫌疑人的罪行供述在不同的权利背景下其证据能力呈现差异。我国现行行政性初查忽视了被对调查对象权利的尊重和保障。初查应归于诉讼行为,其所获得的证人证言和犯罪嫌疑人供述也不应具有当然的证据能力。  相似文献   
14.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颁布是构建以国家为主导,政府、市场和社会多中心治理的征收与补偿秩序的制度创新.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涉及多方利益相关主体,充分实现政府、社会和市场三者之间的互动合作,才能有效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使征收与补偿制度获得预期的制度绩效.  相似文献   
15.
审判中心主义是一个刑事诉讼程序内的话语,在该话语体系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有效行使是庭审实质化不可缺失的构成要素。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7条的规定是有效辩护的评价标准。评价主体是当事人和法律职业者。辩护律师有效辩护的评价标准,是律师诉讼程序的过程标准,而不是以案件的司法裁判结果为标准。可视性的辩护律师有效辩护的实现方式,是改革现行法庭审判程序的简单化运作模式,改革刑事判决书、裁定书对辩护律师辩护观点的评述,扩大庭审网络同步直播的案件范围,许可被告人以律师辩护无效为由提起上诉,许可辩护律师将未决案件争议点诉诸于公共领域,接受当事人和社会民众的检视。  相似文献   
16.
监视居住制度在司法实践中造成当事人权利义务不对等,原因在于监视居住缺乏权力的目的正当性;不同的拥有决定实施权的权利主体造成监视居住期限无法律意义地延长;执行机关对被监视居住者的个体化信息的掌控缺乏适应性。异化不可成为废除该制度的理由,其存在的合理性在于刑事强制措施体系的完善及保障当事人权利的平等。摒除异化的规范化措施在于明确适用对象、缩小适用范围、扩张固定住处和指定居所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刑事审判程序简易化构建蓄纳在权利与权力双向协调组合型的诉讼结构内,且以律师有效参与为权利保障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为优位价值。现代刑事简易化审判的程序意义首要的就是满足权利主体人性尊严的程序保障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